凤凰是湖南湘西的一个古老的县,有着深厚的人文背景,这里可谓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在近代的凤凰古城里,就出现三位被誉为“凤凰三杰”的杰出人士。
一位叫熊希龄,他15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9岁中进士,22岁点翰林,35岁为清朝五大臣之一,40岁为民国财政部长,43岁为民国国务总理。还有一位就是著名作家沈从文,以小说《边城》著名以世,他曾两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接下要和大家说的这位也被列入“凤凰三杰”,他就是被人称为“湘西王”的陈渠珍。
陈渠珍是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年出生于凤凰镇竿城,其祖上也是“竿军”的首领,因此他从小在私塾、学堂接受教育之后,就进入了湖南武备学堂学习并加入了反清组织同盟会。
年,陈渠珍受清廷之命进藏抗击英军,在其驻守工布江达期间,他偶遇藏族姑娘西原,并由此生出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后来他还把这段经历写成一本题为《艽野尘梦》书,让人称绝。
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陈渠珍率湘黔籍官兵名和西原姑娘,从藏区返回内地,历尽千辛万苦,历时7个多月才得以回到湘西。后被湘西镇守使田应诏重用,先后任镇守使署中校参谋、参谋长、湘西护国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湘西巡防军统领等职,正式成为湘西的土皇帝、湘西王。
不可否认的是,在陈渠珍为“湘西王”期间,他以“保境息民”为旗号,开始实施“湘西自治”,百业俱兴,湘西也曾一度出现了自辛亥革命以后最好的局面。
但是,作为地方割据势力,在任何一个强调大一统环境下的“土皇帝”现象,都是不被长期允许存在的。
年11月,国民党湖南省主席何健早就想把陈渠珍收编掉。这次,他就趁着红二、六军团占领永顺县城之际,逼迫陈渠珍把部队改编为国民党军新编第34师,用来与贺老总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作战。
结果,陈渠珍师的三个旅约一万多人,在红二、六军团佯出永顺城并诱惑其进入龙家寨以北十万坪谷地,于年11月16日被冷不防地红军打了一个伏击,经过2个多小时战斗,就歼灭其大部,生俘余人,缴获枪余支,重新占领永顺县城。
陈渠珍被红军打残后,年春,何健追究其败军之将的责任,令其交出军权、授予其“湖南省政府委员”、“长沙绥靖公署总参议”职务,移居长沙。从而也结束了陈渠珍在湘西长达十余年的“湘西王”生涯。
那么后来的陈渠珍结局如何呢?
赋闲在长沙的陈渠珍,开始回顾从军这几十年的经历,并把它写就这部题为《艽野尘梦》的书。
抗战全面爆发后,陈渠珍策动湘西革屯军打起抗租、抗日、反何的旗号,迫使老蒋将何健调离湖南,其部后被薛岳改编为新六军辖两个师,陈渠珍任军长,投身抗日战场。陈渠珍后改任“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设计委员会委员”职务,任驻四川。
在全国解放的前夕,时任“湘鄂边区绥靖副司令”及“沅陵行署主任”的陈渠珍,在我湖南省委、湘西区党委及解放军第47军曾多次派员来凤凰策动下,同意和平起义,走上新生之路。
建国之后,昔日的“湘西王”陈渠珍被任命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年因病去世,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