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0日(星期日)上海《申报》及沪上的各家大、小报刊争先报道:北京政府第一任财政总长,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熊希龄,年近古稀(时年66岁)剪去盈尺长须,与本月9日下午3时在上海西藏路慕尔教堂与复旦大学教授,38岁的毛彦文女士喜结连理。数百位至爱亲朋到场祝贺,盛况空前,沪上名人李石曾,吴铁城,章士钊,杜月笙,梅兰芳等群贤毕至。熊、毛二人于当日下午6时在北四川路的新亚酒店西楼大摆筵席,宴请宾客。
熊希龄与毛彦文结婚留念
新郎熊希龄年生于湖南省凤凰县,天资聪慧,16岁即中举人,19岁中进士,21岁点了翰林,人称熊凤凰。戊戌变法因支持新党惹怒慈禧太后被革职,永不录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熊此后留学日本,游历欧美,回国后步入政坛,先后任财政总长、热河都统、国务总理等职,后退出政界,一心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曾任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之职。
熊希龄
新娘毛彦文年出生,浙江省江山市人,别名月仙,外文名海伦,年赴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教育行政与社会学,两年后获硕士学位,学成后游历欧洲,回国后,任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毛彦文出生于大户人家,父母都是开明人士,毛彦文有幸成为民国第一批知识女性,还远赴欧美留学获得硕士学位。毛彦文从小性格就独立,有主见,父母在她九岁时就为她定下了一门亲事,十九岁时夫家抬着花轿来迎娶时,她却从后门和表哥朱君毅逃婚了,随后就是青梅竹马,你侬我侬的和表哥朱君毅私定终身了,此事在当时是轰动一时,毛彦文也就被冠以民国奇女子之名。
毛彦文
朱君毅是清华的高材生,去美留学前,与毛彦文锦书频传,海誓山盟,家长们也乐得成全好事,一桩美好的姻缘就要花开蒂落,水到渠成。可是人心善变,朱君毅学成回国后,却突然变心了,要与毛彦文解除婚约,理由是他接受了现代的科学观念,意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但在当时看来就是借口,毛彦文无法接受六年苦等,一朝成空的现实。她泪眼婆娑地求吴宓劝他回心转意,可是朱君毅心意已决,吴宓劝二人复合不成,自己却陷入了对毛彦文的深爱当中,难以自拔,抛妻弃子苦追不休,可是毛彦文对他是没有感觉,于是上演了一场,毛缠朱、吴追毛的多角恋,(朱有新欢、吴有前妻)这叫一个乱啊。时间一长毛彦文也就心灰意冷抽身而退了,这场风花雪月的爱情游戏戛然而止了。为什么同样优秀的吴宓,如此深爱毛彦文而苦苦追求却得不到毛的芳心,原来是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吴宓每次给毛彦文写信时都提起他在朱君毅哪里读到她给朱君毅写的信,从而对她产生了爱慕之心,这无疑是揭开伤疤在撒盐,加上他抛妻弃子的行为,使得毛彦文对他的反感是与日俱增,难怪耄耋之年的毛彦文对他的评价依然是:“书呆子!”
吴宓
饱尝失恋痛苦的毛彦文应同学熊芷之邀去北平游玩散心,熊芷和毛彦文是金陵女子大学同学,两人非常要好,毛彦文在北平游玩时熊芷就请她到家中做客,接触了一段时间,她发现这一家子人都很正直,而且很有才华,详细了解后才知道熊芷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熊希龄。熊希龄有过两段婚姻,第一任妻子廖氏婚后不久因病去世了,此时熊希龄才25岁,第二任妻子朱琪慧是一位大才女,哥哥是早年做过熊希龄的老师,两个人育有三个孩子,可惜后来朱琪慧不幸得病去世,年以58岁的熊希龄以为从此就孤独终老。回归单身的熊希龄留着长胡须,手持拐杖,一心专注慈善事业,
熊希龄
女儿熊芷多次劝说父亲再娶一房妻室,可是都被熊希龄推辞了。熊希龄见了毛彦文后觉得这个女子,博学多才、气质优雅竟然动心了,这也是熊芷有意安排的,在女儿的鼓励下,熊希龄鼓起勇气向毛彦文展开了求爱攻势,开始毛彦文被“老伯父”的求爱信吓一跳,这怎麽可能啊,两个人的年龄相差太大了,辈分不同社会地位悬殊。没几天熊希龄接到了回信,信中拒绝了“伯父”的求爱,熊希龄的热情被吓退了一半,但是他不灰心,因为在毛彦文的回信中称呼由“老伯父”改为“伯父”,没有了“老”字,他继续写信给毛彦文,情书一封封,笔飞墨舞,文采风流,翰林文才跃然纸上,一颗芳心终于被打动了,熊希龄得知毛彦文同意嫁给他是,兴奋激动地心情溢于言表,
毛彦文
很快与之商定择日完婚,毛彦文提出了婚后熊希龄要退出政坛,专职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并要求他剪去胡须,熊希龄欣然同意,当天就把胡须剃了个溜溜光,顿时显得年轻了好多岁,二人约定在教堂成婚,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婚后二人生活得十分甜蜜
熊希龄、毛彦文合影
,熊希龄将毛彦文视为掌上明珠,倍加呵护,两人一起从事着共同热爱的慈善事业。然而就在这对老夫少妻沉浸在甜蜜幸福的生活和事业中时。
熊希龄、毛彦文和福利院的孩子们
年12月25日熊希龄因心力衰竭突然病逝于香港,享年68岁。毛彦文悲痛万分,曾撰写《沉痛的回忆》一文,追忆二人两年多的幸福生活,叙述了自己才做新娘便为遗孀的哀痛心情。此后的毛彦文全身心地投入慈善事业,再也没有嫁人。年毛彦文离开大陆前往台湾,年去美国就职,年回台湾定居,年11月10日逝世于台北,享年岁。著有回忆录《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