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心视频被指剽窃摆拍,营销翻车背后,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核心提示:

1、10月11日,微博认证为知名动漫博主的用户发文称,去年给饿了么想的创意直接被白嫖照搬拿去做了,并登上了微博热搜。该网友在爆料配图中表示这是其去年给饿了么提供的创意思路,并在评论区称自己在广告公司工作。

2、律师表示,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保护思想的独创性表达,即作品。创意是思想层面,创意相似很难认定侵权。如果双方有合同关系,可以根据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要求支付费用。

3、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饿了么去年曾因"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营销被网友质疑“甩锅”,央视评论员白岩松也表示对此表示批评。今年1月,一名饿了么骑手送餐途中猝死,饿了么平台一开始的处理办法也遭到舆论谴责。

4、数据显示,年Q1美团外卖交易额市场份额为54%,饿了么为35%。而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年第一季度外卖平台市场格局,美团外卖占比67.3%,饿了么占比为26.9%,饿了么和美团“差距”越来越大。

“没想到同天生日,蛋糕分他一半。”

10月11日,“外卖骑手送生日订单反被送半个蛋糕”的话题被许多网友转发,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第四的位置。

话题下面很多网友留言表示被这样的“暖心视频”感动,“愿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但不久之后,便有微博认证为知名动漫博主的用户发文称,“外卖骑手送生日订单反被送蛋糕”是自己去年想的创意,现在被饿了么“白嫖了”。

凤凰网《风暴眼》分别联系了该博主和饿了么方面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前,皆未有回应。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卫若楠律师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如果双方有合同关系,对方向饿了么提供创意,饿了么弃用,现在又使用,可以根据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要求支付费用。”

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饿了么去年曾因"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营销而翻车。今年1月,一名饿了么骑手送餐途中猝死,饿了么平台一开始的处理办法也遭到舆论谴责。

与此同时,和老对手美团相比,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营收上,饿了么的差距都越来越大。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外卖市场份额,美团外卖占比67.3%,饿了么占比为26.9%。一季度饿了么收入约为87.57亿元,而美团餐饮外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亿元,接近于饿了么的3倍。

暖心视频竟是摆拍?饿了么被指剽窃创意

据媒体报道称,重庆一外卖骑手在送生日订单的时候,因为外卖软件上显示着外卖骑手也是当天生日,因此被顾客反送半个蛋糕。

网友们也被这温馨的一幕感动,纷纷点赞评论和转发。随后,#外卖骑手送生日订单反被送半个蛋糕#的话题也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第四的位置。

但不久之后,便有微博认证为知名动漫博主的用户发文称,“外卖骑手送生日订单反被送蛋糕”是自己去年给饿了么想的创意,现在直接被白嫖照搬拿去做了。

该网友在评论区称自己在广告公司工作,爆料配图中表示这是其去年给饿了么提供的创意思路,只不过顾客从女性变为了男性。

10月12日,该网友又发微博称:“维权这事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告诉大厂这帮打工的人,别自己脑子不转了就想白嫖别人创意……乙方确实弱势惯了,服务甲方也不代表不能站着挣钱,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开开心心的工作。”

据其在评论区透露,该创意是自己去年发给甲方(饿了么)以后没被采用,但现在却又被拿出来用了。

在爆料博主的微博下,很多网友纷纷留言表示,“感觉善意被欺骗了”“这么感动的新闻竟然是假的”“摆拍就已经很过分了,白嫖创意更恶心”……

还有网友质疑到,“这个视频本身就很怪,而且蛋糕切一半也不是五秒完事,外卖小哥还在那等着顾客给我切好装起来带走吗”“这个视频是谁拍的,如果是监控视频的话,是否能够随意发布呢?”……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该博主是为了“蹭流量”,所说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的。凤凰网《风暴眼》通过微博私信该博主以求证,但截至发稿前,未有回复。

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早在年饿了么就上线了显示骑手生日的功能。骑手生日当天,会在配送订单页面显示“骑手生日”的标签,以减少当天骑手的差评率,增加用户的打赏几率。

“如果你遇到过生日的骑手小哥,不如跟他们说声生日快乐吧。”这原本是一个非常暖心的设计,但真情一旦掺了假,或许就变了味。

有网友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我们不是不相信善意,只是非常气愤自己的善意被企业别有用心利用。”

针对此事,凤凰网《风暴眼》也联系了饿了么平台方面,截止发稿前,未有回应。

律师:创意相似很难认定侵权,若有合同可要求支付费用

凤凰网《风暴眼》注意到,出现争议的这个视频,并非由饿了么官方平台发布,而是由陕西网旗下的白鹿视频发布。

那么,根据当前已有的信息,是否能够说饿了么剽窃创意呢?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卫若楠律师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著作权法不保护思想,保护思想的独创性表达,即作品。创意是思想层面,创意相似很难认定侵权,是否侵权需要结合两个作品去比较判断,如果对方对视频有著作权,另一方翻拍了对方的视频,两个视频构成实质性相似,这种情况有可能属于侵权。”

如果该博主所说属实,那么这种“剽窃创意”的行为构成违法吗?卫若楠律师表示:“如果双方有合同关系,对方向饿了么提供创意,饿了么弃用,现在又使用,可以根据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要求支付费用。”

很多网友从情感上无法接受“企业宣传包装成暖心视频”的行为,那么从法律上来说,这种为了宣传而摆拍暖心视频的行为是否违法或者违规呢?

卫若楠律师认为,企业拍摄视频,宣传企业文化,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与之类似的还有"软文"、"暗广"等,从形式上不构成违规或违法,具体得看视频内容有没有违反相关规定。

营销不成反“翻车”,平台骑手曾多次出事

此前,饿了么一直努力向外界营造出一个关怀外卖骑手的形象。

去年9月,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刷屏全网,里面提到了平台算法问题,导致骑手需要争分夺秒送外卖,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正在网友激烈讨论外卖算法问题时,饿了么跳出来首先回应:增加"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按钮。

不过,这个回应从发布起就备受质疑,先是网友质疑饿了么这是在转嫁矛盾,甩锅给用户,再是上海消保委指出,饿了么的声明实际上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

央视评论员白岩松也在《新闻1+1》中评论:“这‘神秘的力量’难道姓‘水’吗?我说说我的看法,我坚决反对用‘多等5分钟’解决问题,这样可能让越宽容的人越吃亏。”

有行业人士指出,从企业竞争角度出发,这原本是一次营销的好机会。饿了么本来可以借此事件营销一把,博得用户好感,但没想到操作不当反而翻了车。

营销翻车之外,饿了么旗下骑手也曾多次出事。而饿了么在处理相关事件时的表现,也曾引发舆论质疑。

今年1月,一名饿了么众包骑手在配送途中猝死引起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