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进程进入关键期
也令英国陷入二战以来最大混乱
议员被迫“放假”
因“反水”被开除党籍
首相约翰逊在议会连遭重挫
上任六周已在首相宝座上摇摇欲坠
无协议脱欧灾难性后果开始显现
英伦三岛前景难料
府院斗法
还将把“脱欧”推向何方?
今日看世界
惨!是真惨!但也是自找的!
自鲍里斯·约翰逊入主唐宁街10号之后,英国“硬脱欧”的风险加剧,而英国政治似乎也成为“政治赌徒的舞台”。
约翰逊先是使了一招“釜底抽薪”,于8月底获得英国女王批准,让议会自9月9号起开始“休长假”直至10月14号,以扫除10月31号如期脱欧的障碍。英国议会下院在复会次日就通过一项法案阻止“无协议脱欧”,并递交英国议会上院进行辩论表决。
在此轮拉锯战中,约翰逊还折损了20多名己方战力,保守党20多名议员“临阵倒戈”,而约翰逊为了止损憋出的提前大选这一大招,也因为没能获得下议院2/3以上的票数支持而“胎死腹中”。反对党工党坚持,只有在阻止硬脱欧的议案成为法例后,该党才支持提前大选。
约翰逊则认为,只有威胁进行无协议脱欧才能迫使欧盟妥协,阻止只会破坏同欧盟的谈判,同时把“谈判控制权”交给了欧盟,他还表示“与其继续留欧,宁愿死在阴沟”。
约翰逊遭到议会“双重打击”之际,他的弟弟乔·约翰逊9月5号辞去国务大臣及下议院议员。约翰逊面向公众发表讲话,指出国会的投票令英国与欧盟达成脱欧协议更加困难,但声称不会受到支持留欧的亲弟弟乔·约翰逊辞职的影响,表示会如期脱欧,并坚持10月15号大选,认为大选是打破脱欧僵局的唯一出路。
▲与哥哥不同,乔·约翰逊(右)是个坚定的“留欧派”
在三年前担任外交大臣期间,约翰逊领衔的保守党内部强硬脱欧派,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特雷莎·梅的掣肘,他们多次与反对党站在一起,否决了特雷莎·梅费尽心力与布鲁塞尔达成的脱欧协议。而如今,他给梅挖下的坑,也全部留给了自己。
时事评论员宋忠平:
之前的特雷沙·梅,我们说的不客气点儿“太软”,对欧盟太软,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和欧盟去谈,结果欧盟一旦拒绝,她就只可能回国内去压自己的议会,结果就会导致议会也不同意、欧盟也不同意,她自己你看没办法了只能辞职。
那么约翰逊呢是一个民粹、是个民族主义者,他实际上在很多问题上采取的是极端强硬的立场,这种立场一旦展现出来的话,欧盟有可能会作出一定的妥协。因为欧盟也不希望看到英国“硬脱欧”,“硬脱欧”的话对欧盟也将会带来极大的损失,欧盟还是希望能够以“软脱欧”的方式来解决双方的关系,否则一旦“硬脱欧”的话,欧盟和英国之间必然会打 ,那么英国如果在海外没有其他的市场可以依托,英国一定会采取比较强硬的立场,所以双方之间其实是有谈判的余地。
脱欧风波持续,它们纠结的是什么?
在过去几个月里,英国政府各部门都已加紧实施计划,做好准备在达不成协议情况下退出欧盟,有关安排涵盖交通、医疗、能源、食品和水等领域。
本月内政府还将不断通过广告牌、电视广告和社交媒体提醒公民,前往官方网站咨询如何准备脱欧,就医疗、驾驶、学习、金融服务、手机漫游等问题向市民提供建议。
过去一年以来,英国各行业都大量囤积进口物资,从白纸到冷冻食物原料,担心脱欧谈判破裂影响供应链。
欧洲多数媒体认为,鉴于英欧双方在脱欧问题上的分歧十分严重,未来两个月内达成新协议的机会十分渺茫,“无协议”脱欧或将成为现实。
对于“无协议脱欧”,外界普遍担心的分别是:英国贸易关系影响、北爱边界问题重现、英国欧盟分手费如何计算,以及双边常驻公民的待遇。
与此同时,与欧盟之间的谈判同样艰难,无论是“分手费”、北爱边境还是脱欧后的英欧共同市场,都要和欧盟讨价还价。
欧盟对英国有怨气,因此不希望英国脱欧后在摒弃义务的同时继续享受欧盟共同市场的权益。此外,对于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坐享其成的利益,欧盟也希望从英国拿回来。
特约时事评论员刘子军:
这种“硬脱欧”其实一方面对欧盟是一种伤害,一方面对英国本身也是一种伤害,而且“硬脱欧”以后,你接下来怎么处理跟欧盟的关系?如果这个关系不好的话,造成整个英国跟欧盟之间进行断裂,下一步可能欧盟会逐渐将英国边缘化,那你英国民众能不能接受边缘化这种未来的发展?
我认为现有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政客也罢、政治家也罢,还是趋于一种协调的方式,如何找到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如果这个方案解决不了,那你可能要换一个政党来提前进行大选,那我相信英国的政界可能它也会最终结果会作出一个妥协,要么就它作出妥协;要不就是欧盟作出妥协继续延期,等待英国下一步进行大选,那么这个有可能双方之间都有可能进行一个妥协,现在来讲还要看之间博弈的情况。
英国特朗普?不,我是当代丘吉尔
英国首相约翰逊一头乱发,言行出位,形象鲜明,欣赏他的人说他特立独行、聪明幽默、不按常理出牌。但他也被指桀骜不驯,在外交方面得罪了不少领袖。
约翰逊从精英辈出的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毕业,从事记者工作多年,年轻时就深得撒切尔夫人喜欢,铁娘子经常找他单独谈论世界问题,因此他在英国政坛颇有影响力。
▲如今一头乱发的约翰逊,想当年也是翩翩美少年一枚
约翰逊年当选议员,年出任卡梅伦影子内阁的教育大臣,年45岁时成为伦敦市长,连任两届。他曾经出书《成为丘吉尔的条件》,媒体认为这是约翰逊把自己比作已故首相丘吉尔,暗藏他想当首相的野心。
约翰逊言辞犀利、“出言不逊”,嘲笑女人,调侃黑人,怼过奥巴马,骂过希拉里,也没放过普京。他引起过风波无数,甚至有过几段婚外情,有网友描述他为:世界上画风最清奇的外交部长。
▲约翰逊说希拉里像精神病院里的变态护士,
以虐待病人为乐
▲还说普京像《哈利波特》里的家养小精灵
在担任伦敦市长期间,为了推广环保出行,约翰逊天天骑自行车上班。久而久之,“自行车市长”形象深入人心,为他塑造了亲民又关心地球的形象。约翰逊仿佛有一种罕见的天赋:既能顺应精英主义的审美,又能和大众流行打成一片。不管在哪个阶层里,他都能让人们觉得:约翰逊是自己人。
回溯过往,如果不是自己昔日牛津同窗好友、时任司法大臣的迈克尔·戈夫背后捅刀,鲍里斯·约翰逊大概早在3年多前就已如愿入主唐宁街10号。
▲约翰逊昔日的同窗好友戈夫(左)
在年春的脱欧公投的大戏中,约翰逊和戈夫一开始并肩作战,率领脱欧派赢得了令举世震惊的胜利,并将卡梅伦赶下了台。那一刻,脱欧派领袖约翰逊似乎是全英国最被看好的下一任首相人选,但在保守党内部角逐的最后一刻,一直以来为约翰逊助选的戈夫不知为何突然觉得自己也有机会尝一尝当首相的滋味,这让毫无防范的约翰逊功亏一篑。
在特雷莎·梅的内阁中担任外交大臣期间,约翰逊就反对英国在所谓“退欧过渡期”采用任何欧盟法规。
辞职以后,他更是肆无忌惮地挥舞自己手里的生花妙笔,不断对特蕾莎·梅的所有退欧计划说“不”,他把梅的计划说成是带领英国“走向欧盟的殖民地”,让英国变成“附属国”,称这是“一大羞辱”,让“英国门户洞开,接受无穷无尽的政治勒索”……
有评论称,与其说特蕾莎·梅的一个又一个版本的退欧协议是被反对党工党推翻的,不如说是被约翰逊“搅黄”的,而他的目的则是首相职位。
回看三年多来的脱欧历程,不难得出结论:脱欧实际上已经成为保守党内部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游戏的一件外衣。
如果没有卡梅伦的轻率鲁莽,如果没有约翰逊的野心勃勃,英国也许什么事都不会发生。政客的个人利益凌驾于党派之上,而党派利益又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政客们一手炮制的政治灾难,很可能会押上了整个英国的未来。
进退两难之际,好兄弟会否助力?
欧洲大陆虽然不愿英国离开,却也早已做好“割席”准备,静观其变;反倒是美国早在几个月前便已开始集中火力,为下一个阶段蓄势。
5月开始,美国从总统特朗普、国务卿蓬佩奥、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都已经先后访英,且都是在同样问题上一再发力,传递了一个清晰的讯号:美国要的就英国迅速脱欧,作为自己传统盟友,复制冷战时期成功的外交政策,包括围堵伊朗中国,约束北约盟友等。
眼下,美国外交政策或许因“特朗普因素”而显得混杂不堪,但却正为了营造一个对美国有利的美英关系集中发力。“脱欧”后迅速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是英国政府的一大诉求,但一系列现实问题让英美达成自贸协定的前景不容乐观。
对约翰逊这样的“硬脱欧”派而言,确实需要更好的美英关系以积累更多执政资本。通过构建紧密的英美关系特别是经贸协定,来展示英国将通过与大西洋彼岸的合作大幅弥补脱欧给英国经济和全球影响力造成的损失,为后脱欧时代外交蓝图奠定最大的基石。同时,构建更紧密的英美关系,也将抬升英国在北约框架下欧洲安全事务中的地位。
然而,英美关系当前的主动权更多在于美国。如果英国要提振对美关系,恐怕不得不向后者展现出更大的战略价值。在“美国优先”的背景下,特朗普以各种手段谋求盟国为其战略与经济目标做出贡献并亦步亦趋,这也将直接挑战英国多边主义价值取向和传统外交哲学。
主持人:卢琛
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今晚21:57
凤凰卫视中文台《今日看世界》
编辑:吴诗瑶、撕纸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