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西明确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

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GDP增长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左右和8%左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15%,其中工业贷款增长10%以上,非住户贷款增长10%;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在5.5%左右和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接待国内外游客、实现旅游收入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进出口总额与上年持平;引进省外境内资金增长12%;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家;城镇化率达50%;完成营造林11万亩;完成省下达节能减排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矮寨大桥。杨开文摄

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在落实好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精神,认真抓好常态化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应急救治能力建设,科学储备医疗物资,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体制和机制,落细落实应急预案,切实做到防得好,应得急。

(二)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巩固年”活动。一是抓好稳脱贫重点工作。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抓好未脱贫对象清零扫尾。稳定延续扶贫政策,探索建立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建立贫困动态监测管理台账,抓好已脱贫对象巩固提升。统筹推进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返贫监测、动态帮扶工作机制。二是抓好产业和就业扶贫。突出抓好茶叶、油茶、烟叶等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开展“互联网+”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关系。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小微企业、扶贫车间等经营主体建设,抓好就业培训、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等工作,着力解决农村劳动力、退役军人、“两后生”、毕业大学生等就业,高度重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三是抓好基本公共服务。抓好55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农村芙蓉学校、卫生服务中心、饮水安全、农网升级改造等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做好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工作,四是抓好保供稳价工作。落实“菜篮子”州长负责制,做好生猪等畜禽养殖生产扶持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加强价格监测预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湘西经开区。图:胡大湘刘博

(三)在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一是全力以赴抓好全面复工复产。多深入生产一线、项目建设一线,开展现场调研,协调解决问题,抓好各项优惠政策落实,抓好排忧解难。二是深入推进“产业项目推进年”活动。持续抓好省“5个”工程和州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凤凰文化创意科技产业园、花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泸溪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群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三是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抓好粮食生产。继续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计划,新建省级特色产业园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完成烟叶种植20万亩,收购50万担;新建茶叶基地10万亩,建设茶叶良种繁育基地亩;新造油茶基地4万亩,管护面积10万亩,低产林改造10万亩;加强11万亩猕猴桃示范园标准化培管;建设高山蔬菜基地1万亩;做好龙山县百合8万亩基地培管,新扩中药材基地1万亩。深入实施6条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湘西经开区LED芯片、5G光通讯、高频变压器、吉首创汇原锂离子动力电池、现代建筑智能制造、泸溪金源高性能微细球形铝粉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创建国家5A级景区要求,抓好四大核心景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矮寨奇观、凤凰古城、老司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力度;加快完善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民居改造、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公共服务设施;抓好永顺塔卧、龙山茨岩塘和花垣十八洞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加快吉首现代商贸物流园、保靖电子商务综合示范项目、永顺联运汇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实施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补短板工程。四是加大企业培育。研究出台支持企业入规入统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加强“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加强重点企业帮扶。五是强化实体经济要素支撑。全面落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关政策,持续开展“百名行长联千企”、应急转贷、无还本续贷等,组建完成担保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挂牌上市,办好银企对接,严格落实好国家减税降费、用电用气、物流降本增效等政策措施,着力提高企业获得感。

花垣农科园。龙艾青摄

(四)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牢牢抓住重点项目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确保全年州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亿元左右。一是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主动抢抓中央稳投资、补短板以及“十四五”规划编制等机遇,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积极争取国省资金支持。全面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各项政策,在基础设施、环保能源、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二是高质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培育和壮大实体经济项目,加快矮寨奇观景区、凤凰凤仙境森林温泉艺术小镇、保靖商贸物流汽车城和乾州古城·湘西秘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酒鬼酒文化产业园、永顺芙蓉镇景区、吉首武陵山黄金茶博览园、永顺不二门国际温泉康养等项目开工建设。确保鹤盛原烟、智能家电、吉首国际时代广场等项目建成投产。大力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张吉怀高铁和湘西机场建设,确保年建成投运。加快推进天然气长输管网、吉首至夯沙公路、辛女溪水库、乌巢河水库和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兴寨水库、五龙冲水库、龙桑高速、千伏输变电、5G基站和数字化信息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动铜仁至吉首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加大黔江至吉首铁路(渝湘高铁)、辰溪经泸溪至凤凰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力争纳入国省规划。确保张花高速三条连接线、古丈古罗大道和罗凤公路(一期)、泸溪能滩至浦市公路建成通车。大力实施社会民生项目,加快推进湘西职院一体化、吉大师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公共卫生设施、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等项目建设。确保花垣保靖凤凰泸溪芙蓉学校、凤凰沱江小学建设(三期)、州妇幼保健院、湘西红枫谷康养中心、医院综合楼、吉凤山生态公园、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成投用。大力实施生态环保项目,加快推进吉首永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龙山大灵山风电、花垣矿业环境综合整治和黑臭水体整治等项目建设。确保林业防护、农村户厕、凤凰永顺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完成建设。三是强化项目管理。继续坚持“三联”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机制,加大预算内资金争取、政府专项债券、优质企业发债、土地出让及增减挂钩等力度,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着力解决好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建设用地落实、征地拆迁、资金保障、前期工作等“老大难”问题。四是强化消费潜力释放。全面落实20条促消费政策,办好“车展”“房交会”等活动。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加快电商平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旅游、家政、快递、夜经济等新型消费发展。五是强化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加快平台公司转型,积极化解政府债务存量,严控高风险地区新上政府投资项目。

建设中的湘西机场(年5月28日)。陈昊摄

(五)在统筹城乡建设方面。一是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抓好全州“十四五”规划编制,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举措进入国省规划,为湘西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抓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古城古镇古村保护规划、凤凰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编制工作。二是加快城镇扩容提质。加快高铁新城以及花垣边城等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市政管网、污水垃圾处理、城市停车场、城镇公厕、棚户区改造等建设。积极发展租赁住房,加快全州公租房信息系统建设,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研究出台物业管理办法。三是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面完成“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个左右。继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断头路”和边界路、村组停车场、农村公路安防工程等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等建设。同步推进古城古镇古村保护开发、“两违”整治等工作。四是强化生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矿山及尾矿库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源头防控,继续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反馈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任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保靖工业集中区。彭婷摄

(六)在持续深化改革方面。一是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职业资格改革、不动产登记改革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等,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加强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监管。严格落实《湖南省乡镇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一步清理取消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加快县级政务中心实体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APP建设,继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推动《湘西州政务服务导则》全面执行落实。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政策。进一步做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管理,全面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突出做好涉企优惠政策“一窗”兑现机制。加大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出台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实施办法,抓好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理整治工作。持续开展年度营商环境评估评议。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按照国省部署,加快建立完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等,抓好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各项改革落实。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成州信用湘西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经营服务收费,深化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同时,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四是加快提升创新驱动力。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抓好省“五个”的科技创新、产品创新项目建设。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联合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新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医疗临床研究中心等专业技术研发平台,或到我州设立分部及成立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

花垣工业集中区。龙艾青摄

(七)在促进开放发展方面。一是强化开放平台建设。出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一县一产业”“一园区一特色”的承接发展格局。推进物流体系建设,加快物流集散中心、物流园、农村电商、深水码头等建设。加快合作平台载体建设,落实省里“”工程升级版,抓好供热、供气、供水、地下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孵化基地、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确保新建标准厂房万平方米。抓好园区调规扩区,力争湘西高新区、泸溪高新区、吉首经开区共同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二是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以“十大产业”为承接主攻方向,加强重大招商项目的谋划和编制,采取领导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面落实与山东省产业转移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承接威海市健康养老、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现代物流业等新兴产业转移。支持优势的特色农产品、锰锌铝精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品等出口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优化进出口结构,开拓多元化市场。三是积极深化区域合作。抓好亚开行贷款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湘鄂川(渝)黔湘西州革命老区纳入上级振兴发展规划,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努力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合作发展上有新突破。加大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立体交通网络项目谋划、建设,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等发达地区发展。抓好与济南的东西部扶贫协作、省辖7市对口帮扶等工作,做好产业合作、人才交流、资金使用、劳务协作、携手奔小康等工作。

来源: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团结报

·END·

监制/角角

主编/麻麻

编辑/王向远李艾家石群方

审核/黄沙沙尚心

更多资讯

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