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威胁加重,
全球气候治理有哪些新举措?
中国碳市场如何助力双碳目标顺利达成?
绿色金融体系构建面临哪些挑战?
“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新冠疫情加剧不平等,气候危机正冲击着地球,《巴黎协定》的窗口正在关闭。”这是9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开幕致辞中所提到的,他呼吁“世界必须清醒过来”。
本届大会主题为“锻造韧性,永怀希望”,多位国家领导人、政府首脑和高级代表,以视频或现场发言方式,探讨新冠疫情、气候危机等重大挑战的应对之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应对疫情、复苏经济、加强团结和完善全球治理等四点发表讲话。他表示,各国必须复苏经济,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9月20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有关气候变化的领导人高级别圆桌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会后表示,世界正处于升温2.7摄氏度的灾难性道路上,按照目前各国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来看,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会增加16%。他呼吁发达国家兑现承诺,每年提供0亿美元给发展中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
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英国和其他欧盟国家都在扩大气候变化承诺,但他认为,美国履行承诺才是至关重要的。
9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发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自上任以来的首次演讲,他表示美国已重返联合国,将在疫情、气候变化等议题上推动全球行动。
王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助理院长
如果美国想继续在能源方面处于引领全球的这样一个领先地位,它必然要及时地去做一些非常重要的转变,这样才能继续保持美国在高科技、能源等各个方面的这种领先地位,能够继续维持自己作为一个全球最主要的这样一个国家,尤其是在新能源方面能够和其他国家进行相关的一些合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去年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明确提出,力争于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年前碳达峰的行动方案,将合理确定主要领域和行业的达峰目标与路径。另外,还将研究出台在技术攻关、能源保障、金融财税等领域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大对碳中和的支持力度。
碳市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年,中国国家发改委确定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湖北、重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年,7试点省市研究编制试点方案,开展各项基础准备工作。年,深圳市、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天津市的碳排放权交易先后鸣锣。
赵俊华: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能源市场与能源金融实验室联席主任
一方面是在这个规则上,因为它这7个试点市场其实它都有各自的在规则、在市场机制设计上,它都有一些独特的尝试,那么这就为我们后续的全国市场设计市场规则,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因为有很多我们积累的经验,这是一方面。然后另一方面的话在技术和人才上面,其实它也为后续我们全国市场的推出也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今年7月16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启动上线交易,首笔全国碳交易撮合成功,交易额为万元。
根据相关规则和公告,全国碳市场采用“双城模式”,将交易中心设置在上海,将碳配额登记中心设置在武汉。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行业,纳入该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家。
谢超:中金研究院执行总经理
像电力、钢铁这两个行业,因为他们的绿色溢价非常低,与此同时它们的排放占比比较高,大概的排放占比占到了总体的大概62%左右,背后的含义是什么?那就意味着如果你用碳市场来约束钢铁、电力这两个行业,那么可以有效地收到在碳中和、碳达峰方面一个量的约束效果,同时又不用太担心,他们对于技术进步的驱动力不如碳税。
专家表示,中国的全国性碳市的启动,将对社会、行业、企业的投资生产决策产生深远影响,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回收等多领域有望受益。
赵俊华: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能源市场与能源金融实验室联席主任
首先第一个重大利好肯定是光伏和风电这两个行业,那么它们在未来的十年,它是翻倍上涨的一个趋势,然后还有一个就是说我比较看好的是电池储能,它主要是我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副产品,这个有很多的国际经验,年在澳大利亚,年是英国,年是加州,那么你可以看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电网其实都先后发生了大停电,就是说前期他们新能源量增长的很快,那么这个其实是影响了电网的安全性的。
那么我们国家可能很快也会面临这样子的问题,就是说我的火电不能再增长了,我的负荷还在快速增长,我的用电量还在快速增长,那么我新能源的量很大,但是新能源不能保证电网可以安全运行,这种时候我需要可以调节的电源,那么就是说你现在能够选择的一个是抽水蓄能,但抽水蓄能就受我们国家的水电资源的限制,它的增长潜力也有限,所以就是说接下来也是可以预见的,就是说电池储能它的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专家认为,中国“30·60”双碳目标的确立,必然对未来中国经济供给端、需求端,以及金融市场,都将产生长期影响。
赵俊华: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能源市场与能源金融实验室联席主任
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要分成几个层面来看。短期之内,如果说你的碳价格上涨得太快,那么一定会对于市场有一些冲击,这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要看到它对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它主要体现在对于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上面,所以这个事情可能要辩证地看。如果说我们对于整个碳市场的规划得好,它的价格可能也不是说突然之间上涨过快对吧?如果你推进地要比较稳健的话,可能反过来其实它是对于我们整个国家像这种低碳经济转型它是有帮助的。长期来看的话,我觉得其实对于我们国家经济的产业竞争力,特别是占据未来在整个低碳经济这一块的一个产业上的制高点,我认为它长期来看它肯定还是正面的。
当前气候变化的风险与日俱增。从高温热浪到暴雨洪水,全球多地遭遇罕见极端天气已经越来越频繁,并造成重大损失。有统计显示,极端气候在21世纪,已经导致全球经济损失超过了2.5万亿美元。世界气象组织今年4月发布《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3年之一,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基线高出1.2摄氏度。
21世纪,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严峻。而气候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或一种技术就能解决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合作、全球方案。随着多极化世界秩序的出现、观念的转变以及经济社会模式的发展,各国越来越倾向于携手应对全球问题。
《财经正前方》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