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之战是明天启元年(年)发生在辽宁浑河大明王朝与后金的一场著名战役,这是决定辽东归属的关键一战,此战明军遭到惨败,沈阳也很快沦陷,从此大明王朝一撅不振。湘西永顺、保靖与五寨(今凤凰)土兵参加了这次战争,其中保靖土司彭象乾损失惨重,受到天启皇帝满门忠烈的旌表。
浑河之战形势图湘西永顺、保靖与五寨土兵北上抗击后金
明神宗末期,努尔哈赤在白山黑水间崛起,建立后金政权,天启元年(年)农历三月十三日进攻沈阳,辽东经略袁应泰收到军报后,派出多路援军援救沈阳。一路为川浙总兵陈策、童仲揆率领的川浙兵,包括原刘綎部川军,由周敦吉、吴文杰、周世禄等三参将率领的九千人,由秦邦屏、秦民屏率领的石柱土司兵三千三百人,冉见龙、冉文焕指挥的酉阳土司兵两千,副将戚金、参将张名世率领的浙兵三千余,各部合计两万余人,远在西南山区的永顺、保靖、五寨土兵也在此列。
永顺土司队列图永顺、保靖、五寨土兵以善于使用钩枪、药弩、苗刀、藤盔著称。如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棘兵疏稿》列援辽军需时:“湖广募送土司刀牌、药弩教师、永保钩枪教师、苗刀铁匠各数名,买解弩药数十斤,苗刀百口。”
兵部尚书黄嘉善《议调水陆精兵疏》也提到,“湖广、四川、贵州各土司兵生长悬崖峻坂之间,利臂轻足,性悍嗜杀与虏相埒,且素有藤盔、毒弩等器械,足为御虏长技。”
苗刀是湘西苗民发明的兵器,刀身修长,共五尺,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且可单、双手变换使用。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旋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杀伤力极大。徐光启认为要打败满清绵甲+铁甲的队列前的敢死队,必用如式大鸟铳配合长苗刀、四十斤复合精甲、力举五百斤强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还在湘西州文物工作队工作的时候,参加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在凤凰县禾库镇发现一把乾嘉苗民起义领袖之一的吴老保使用过一把苗刀,重五六十斤,今人要抱起来都是一件难事,不要说挥舞大刀杀敌了,古人的神力超乎我们的想象。
钩枪是一种矛端有钩,矛尾带环的特殊钩枪,钩刀前锋利,刀背厚重,有倒刺,可劈杀、可击刺、可格挡、可敲击、可啄啮、可倒拉等,使用复杂,功能多,可与骨朵、锤、镗比力量,与刀、矛、枪比技巧,在冷兵器时代很拉风。广西大藤峡瑶乱是我国重大历史事件,从明初至明末持续时间长达多年。隆庆年间占怀远,巡抚应聘与总督殷正茂议征之,正茂知瑶民独畏永顺钩刀手,万历元年正月征永顺钩刀手及广西田州狼兵、浙东鸟铳手十万人,击太平、河里诸村,破敌巢穴个,斩首余。进击永福、洛容、柳城、理定江,不到20天,斩首余,斩反叛头领荣才富、吴金田、陶浪金等。今天湘西农户中仍在使用,即长把砂刀,主要用于在丛林砍伐树枝、杂草。
永顺县城药师彭先生收藏的钩刀说到藤甲,大家就会想到《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故事。藤甲为何刀枪不入呢?它又是怎么制作而成的?藤甲是以西南山区所生野藤为原料,经能工巧匠加工制作藤甲,又以桐油浸泡,七七四十九天后才制成。按照湘西先民的制作程序,一套藤制铠甲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首先砍来青藤编制好藤甲后,再用桐油浸泡。用桐油浸泡的目的是让藤甲更具韧性。浸泡48小时后,将藤甲拿出晾干,至少要晾两个月,然后再用桐油浸泡,如此反复五次,一套藤甲才算完成,这样的藤甲才敢穿着上战场。刀枪不入,遇水不沉。永顺土司叫压贰笆,曾经在弘治年间征剿贵州米鲁时大显神威,与巴山虎一起成为永顺土司两大神器。如弘治朝南京户部尚书王轼《平蛮录》载:“又准总兵官曹恺开报,督领先在盘江东岸扎营,官军并酉阳、保靖等处土兵,自二月二十等日节次搭造浮桥过江,用巴山虎、压贰笆等器,出奇正之兵,用间谍之谋,克取阿满、扯鲊、享杂等寨,并渡夺盘江,攻搜阿以、沙索等山箐硬寨。”药弩,箭上涂有毒药,射中即死,所谓见血封喉。可见永顺、保靖土司兵皆擅长使用钩枪、苗刀、藤甲、毒弩,为此向辽东输送了大量钩枪、苗刀、藤甲、毒弩、毒弩解药,以及制作与使用这些器具的教练与工匠。加上他们身轻如燕、性情强悍,是抵御后金的精兵强将,因此成为朝廷征调抗击后金的首选。对于永顺、保靖土兵的征调是在明万历四十七年(年)萨尔浒之战前开始的。万历四十八年正月,加升湖广永顺土司都指挥使彭元锦为都督佥事,保靖土司宣慰彭象乾为指挥使,各统兵援辽。万历四十七年七月,兵科给事中周希令言:“调兵之法莫如抽班更番迭出,以均劳逸,十中抽二,上易为力安家粮厚,下亦甘心其馀敢战,无若土兵,在四川播州可得二万,酉阳石柱可得一万,在湖广永顺可得四万。近日水西、永宁相构,何不使其立功自赎,在水西可得三万,永宁残破或得近万。”万历四十七年十一月,兵部左侍郎杨应聘覆辽东经略熊廷弼,题为酌调土兵以资征战,云:“调湖广永顺宣慰司兵八千,都指挥使彭元锦亲统,调保靖宣慰司兵五千,宣慰彭象乾亲统,调酉阳宣抚司兵四千,宣慰冉跃龙亲领,石柱宣抚司兵四千,应袭马祥麟同秦邦屏亲领,以遵义参将童仲揆就持,仍将四川副总兵陈策升授辽总兵官,责成统领,两省抚按仍各议委道臣一员监兵,兼程前来,沿途不得骚扰、迟滞。”明廷原计划调计划调永顺土兵四万,由永顺土司彭元锦亲统,调保靖土兵五千,土司彭象乾亲统,驰援辽东。清雍正年间永顺土司改土归流的时候,编户齐民人口不过十万,明代永顺土司人口只少不多,现在一次要调兵四万,属于病急乱投医、竭泽而渔,所以后来改为调永顺宣慰司兵八千,实际上成行的只有三千,彭元锦称病不行,委土知州田万年、都司刘庭藩统领,保靖土兵五千、彭象乾亲统不变。天启元年四月,浑河之战已经接近尾声,湖广麻镇五寨司土官田景受等各愿率兵报效。八月巡抚湖广右佥都御史熊尚文,以麻镇五寨司土司张大忠等领兵援辽,闻报所发兵数,并具启行程期以闻。五寨长官司,明洪武七年()置,治所在今湖南凤凰古城,辖今凤凰南部。《读史方舆纪要》卷82载:五寨长官司“唐时为宋沱洞、乌引洞、芦荻洞、杜望洞、白岩洞五寨,命田氏世官之,以控蛮裔。明初五寨官田茂文归附,因置是司”。
保靖司舆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