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国市凤凰幼儿园清明节假期致家长一封信

清明梨花风起清明时又是一年青草绿

4月4日,又是一年清明节,它亦深沉感怀,承载着无尽思念与浓情,它又是轻盈愉悦的节气,寄托着无限春意生机与希望。清明小长假就要到了,我们倡导用文明祭祀来怀念曾经的亲情,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了解“清明”节气的习俗、知识,吟诵古诗,学唱歌曲,在诗词歌曲中体会古人对清明的描述,感受古韵诗词的优美。

清明节放假及注意事项清明放假通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我园年清明节假期定为4月3日、4月4日、4月5日三天假。4月6日正常上课。

4月3日休4月4日休4月5日休为了幼儿的安全,请您配合我园做好以下注意事项:

1、清明节期间,做好孩子森林防火安全教育工作,文明祭扫,倡导文明祭奠、环保祭奠、居家祭奠。教育幼儿不玩火。懂得简单火灾安全自救常识。

2.请您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不要让幼儿到危险的地方去,不玩危险物品。同时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远离火、电、开水,保护好幼儿的安全。

3.放假期间注意做好幼儿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特别是流感的预防,尽量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防止传染病。春季正值手足口等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如超市、电影院、KTV。特别是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清明习俗

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清明节基本礼俗的主题。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因地域不同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也存在着差异。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是用竹篾等骨架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绘本推荐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去参观烈士陵园的形式不是很合适。因为孩子对于生命、死亡这些都没有什么概念,所以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也很难产生共鸣。

与其花大力气让孩子去陵园扫墓、敬礼,我认为还不如通过绘本的形式,让孩子能明白死亡的意义,从而真正明白,为什么,在清明节,扫墓祭祖是我们的传统活动之一。

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本关于死亡的绘本:

◇生命的意义与接受死亡—《獾的礼物》

◇学会面对死亡—《会魔法的爸爸》

◇正视亲人的离去但珍存美好的记忆—《爷爷变成了幽灵》

清明谷雨

四季轮回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留下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家国情怀

关于

“清明”

还有很多优美诗句描写,

我们可以去查找学习,

在字里行间体会烟雨蒙蒙,

春意浓浓

……

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