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260243.html红网时刻4月5日讯(记者李艳华彭婷田园通讯员孟春绒)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将版面、镜头聚焦湖南湘西州,推出系列文章,集中报道精准扶贫“湘西经验”。报道推出后,湘西州广大干部群众反响强烈,深受鼓舞。他们纷纷表示,要集中力量,主动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湘西州扶贫办主任李卫国表示,对于广大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来说,这是一种极大地鼓励和肯定,更加坚定了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定力和信心。湘西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终牢记殷切嘱托,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强化党委领导,压实州县乡村四级责任;始终坚持分类指导,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始终突出精准发力;始终注重脱贫质量,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精准落实落地。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要完成州域内剩余现行标准下所有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湘西将精准施策、尽锐出战,确保向总书记、向群众交一份满意答卷。湘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周斌表示,看了报道以后,感到非常振奋,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工作斗志。他表示,全州市场监管系统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密切结合职能,创造性地实施了“注册惠农”“商标富农”“经纪活农”“电商助农”“合同帮农”“红盾护农”六大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商标富农”方面,大力组织开展了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报注册,目前全州共有地理标志商标18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件,先后带动了全州茶叶、椪柑、猕猴桃等近20个涉农产业的规模发展。十八洞矿泉水依附“十八洞村”注册商标,产品摆进了全国两会会场,带来了丰厚收入。花垣县十八洞村第一支书孙中元说,今年中央媒体先后两次到十八洞村集中采访,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感到非常自豪。十八洞村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这几年确实变化很大,打赢了脱贫攻坚第一仗。下一步,村里将围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红色教育做工作,以十八洞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扎实抓好三大产业,通过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乡村振兴实效检验脱贫攻坚成效。凤凰县板如村第一支书彭书城表示,身为扶贫人,有幸在这个伟大时代见证这个伟大事业,倍感自豪,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板如村有14个组、贫困户有近户,是深度贫困村。自驻村帮扶以来,紧紧依靠全村群众,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决胜脱贫攻坚上取得了很好效果。今年,板如村将计划实现脱贫摘帽,要调动各方力量,跟着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声,一鼓作气彻底斩穷根。泸溪县都岐村第一支书向自瑞说,“精准扶贫”5年来,对百姓帮助很大,百姓对精准扶贫政策拍手称赞。下一步,我们要围绕把都岐建设成“满山桃李,遍地黄花,小桥流水,幸福农家”的幸福富裕村目标,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加油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凤凰县夯卡村支书麻金革说:“看完这些报道后感到十分高兴和自豪,同时信心也更大了。目前我们全村已经脱贫了,接下来要往小康生活、乡村振兴发展。我们计划开展乡村旅游,把乡村打造得更好。”龙山县中湾村支书代鹏飞认为:“中央媒体的报道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鞭策。怎样把脱贫成果巩固好,把不足产业建设迎头赶上,走乡村振兴之路,给了我很大动力。结合下一步,要充分利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两大政策和机遇,结合我村实际,把农业产业发展好,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留得住人,记得住乡愁。”“我们湘西竟有如此大的变化!虽然都是平日里所见,经媒体一报道才发现这些事情震撼了我。其实我们不需要惊天动地,只要做好身体的小事情,慢慢就有大变化。时刻发现身边的小事,多为老百姓做实事,展望未来,我信心满满。”永顺县场坪村主任彭召花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6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