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县踔厉同心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曹县县委书记赵福龙、县长孟令选率团观摩全县大项目建设

曹县县委书记赵福龙、县长孟令选深入企业车间视察工作

汉服直播

曹县第四届荷花节电商节开幕式现场

崛起的新城区

青创天地科技楼

美丽的农村街道

e裳小镇创新街区

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万亩荷塘一角

小麦收割场景

曹县环岛公园片区

老城区南湖公园

普连集镇圆梦社区

曹县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商汤开国地,华夏第一都。

曹县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推动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今年以来,该县先后获得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全省现代流通强县、全省现代农业十强县、全市唯一入选省乡村振兴十条路径模式“数字赋能驱动型”路径模式的县。曹县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民营经济活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经济韧性足、发展后劲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亿元,总量居全市第1位,同比增长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亿元,同口径增长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增长29.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亿元,居全市第2位,较去年年末增加71.3亿元。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曹县将以“赶考”的姿态、奋进的豪迈,围绕省“十强”产业、市“”产业体系,将招商引资作为县域发展的“生命线工程”,以干部作风转变为切入点,以营商环境优化为着力点,以招大引强为突破点,打造要素聚集的“磁场”、投资兴业的“沃土”、企业发展的“宝地”,跑出曹县发展“加速度”。

创新党建构筑坚强堡垒

曹县是一方红色的土地,也是充满活力的土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曹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实施“党建+”工程建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蓄能扩容。建立县委书记主导、组织部长主推、镇街书记主抓、村党支部书记主攻的责任联动机制,引导全县个村居党组织大力发展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着力实现村村有项目、集体有增收、群众有收益目标。典型做法年被新华社《内部参考》推介。

内外兼修厚植营商沃土

练内功,狠抓干部作风转变,建强队伍增活力。反向评价发挥正向效能。新年伊始,曹县邀请60位企业家对33个公共服务单位和机构进行反向评价,实行无记名投票,对评价高的单位进行表扬,对评价差的单位开展专项整改。整顿作风激励干部作为。7月份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干部工作作风大整顿活动,围绕信心不足、创优不强,慵懒散拖、消极等待,当官发财、吃拿卡要等“十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整肃,大力倡树争创一流精神,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纠风治乱实施高压问责。成立监督执纪工作专班和14个监督检查组,实行执法检查备案制,赢得企业一致好评。

对标杆,服务提效添活气。对标国内最高标准、最优水平和最佳实践,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真抓实干着力营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

建章立制强保障。出台《关于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曹县年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工作方案》等文件,针对纳税、获得信贷、政务服务、减税降费、包容普惠创新、法治保障等21个领域,出台项具体措施,构建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实现营商环境软实力持续提升。

跟踪服务提质效。实行重点企业包保联络制,组织30余名县级干部包保联系78家重点工业企业,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实行重点项目包保帮办制,对在建项目、即将落地的项目,由县级干部或县直部门负责同志牵头组成服务小分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统筹提升软环境。打造公平自由的市场环境,精准把握司法尺度和温度,避免出现“办了一个案件、搞垮一个企业”的后果。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将土地、能耗、资金等要素指标向重点项目倾斜,确保重点签约项目顺利落地建设。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优化网上服务流程,简化内部审批环节,创新“定制服务+全程跟进”审批模式,实现“只跑一次”事项全覆盖。

创新驱动赋能产业升级

曹县坚持把产业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发展韧性持续增强。积极扩大产业规模、提升项目质量,全县经济发展动能更足、韧性更强。

大招商招大商,为经济发展注源头活水。鼓励全员招商,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外出招商,全县各镇街、各重点部门均选拔优秀干部成立招商小组,围绕曹县县情、产业优势、招商政策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精准指导,培养一批招商“先锋队”。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招商活动余次,搜集招商信息条,为年初的17倍。

将高端化工、生物医药、光电机电设备制造、现代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五大主导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强链、补链、延链、拓链,努力培育大体量、高产出的产业集群。瞄准“高精优强”招商。坚持把壮大税源经济作为招商引资的落脚点,把吸引外资和重大内资项目作为突破口,重点盯引世界强、中国强、央企、行业强等大企业,大力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规划建设产业园区,通过精准招商,加快现有产业上规模、培育若干新兴产业。

截至目前,曹县在谈项目个,总投资亿元。新签约投资58亿元的圣奥化工系列项目、投资10亿元的工业机器人、投资25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精密铜管、投资10.8亿元的和源生物医药、投资12亿元的农副产品加工等亿元以上项目52个、总投资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7个。新开工项目21个,在建项目62个,新投产项目5个。上半年21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数量居全市第2位。争取专项政府债券资金17.32亿元,居全市第2位。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规上工业企业达到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亿元、居全市第2位,同比增长13.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全社会用电量18.6亿度、居全市第2位,其中工业用电量达8.36亿度、居全市第3位。大力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园区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亿元、同比增长9.44%,完成税收3.21亿元,经济发展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彰显。

主导产业蓬勃发展,高端化工、生物医药、光电机电、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9.9亿元、18.9亿元、14.4亿元、.14亿元;完成商贸物流交易额亿元、同比增长10.1%。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15个精品文旅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10.5亿元的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正式运营,年游客量有望突破百万人次。新兴产业扩容增量,大力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城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截至6月底,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兆瓦。

曹县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山东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入选第四批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和“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名单,入选产业集群和集群领军企业总数量居全市第1位。

电商经济激发共富潜能

电商,是曹县“出圈”的重要产业支撑。如今的曹县,如果问年轻人现在哪个行业最火爆、最时尚,答案一定是“电商”。在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曹县汉服成为极为抢手的产品,为曹县的乡村振兴之路增活力添动力。

近年来,曹县推动木制工艺品、表演服饰、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与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原创汉服、表演服饰、木制品和农副产品四大电商产业集群,木制品网络销售占淘宝、天猫、京东的40%以上,木制品跨境电商销售额占全国的12%,是全国唯一一个木制品跨境电商产业带。表演服饰网络销售额占淘宝、天猫的70%以上,被评为“中国最大的演出服产业集群”“江北最大的淘宝村集群”;汉服销售额占全国同类市场的1/3;推出“曹献优品”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年12月12日,曹县第一批24家企业获得授权,年第一季度首批授权企业销售额平均增长率20%左右。年6月26日,第二批20家企业获得授权,形成了农副产品上行产业集群。

4月24日,农业农村部、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数商兴农”: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并公布年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榜单,曹县位列第92名。

优化物流布局,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建成4万平方米的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27个镇街物流配送站和个农村服务站,打造高效运转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全县电商快递物流包裹量连续三年增速40%以上,快递发货包裹量位列山东省县域第一位。

锻造县域富裕产业链,让群众稳定分享产业链各环节增值收益。曹县依托电子商务促进农业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系统性重构,筑牢了乡村振兴的基础。全县返乡创业累计达到9.83万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2.58万家。

截至目前,曹县“淘宝镇”达到19个、“淘宝村”个,分别占全省的1/10和1/5,电商企业发展到余家、网店7.1万余个。网络销售额达到.2亿元、居全市第1位。菏泽网络消费节、全市电子商务工作现场会在曹县成功召开;曹县电商企业外设店铺回迁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曹县电子商务特色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丹青妙手绘就大美曹县

曹县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以建成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为目标,以城带乡、内外兼修,跑出现代化强县建设“加速度”。

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做好“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优化中心城区空间格局,加快构建城区东部商贸物流区、西部高铁新区、南部文化休闲旅游区、北部新城综合服务区、中央商务区,推动形成“东延”“西扩”“南进”“北控”“中优”的城市发展格局,城市功能进一步得到完善。

棚户区改造有序开展,完成拆迁27.9万平方米,13个安置项目正抓紧建设。城市综合开发项目新开工72万平方米,竣工6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逐步回暖,5月、6月连续两个月销售套数和面积居全市首位,城市开发稳步推进。

坚持“人文理念”管理城市,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总抓手,狠抓城市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集贸市场综合治理等工作,坚决打击违法行为,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全面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牢记“国之大者”,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不断提高。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生态保护水平显著提升。科学编制黄河故道生态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打造“黄河故道生态经济带”“黄河故道生态旅游产业带”,黄河故道逐步成为造福曹县的幸福河。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濮新高速建设,做好雄商高铁、徐民高速、济商高速开工前准备工作。新建和改造道路7条、已完成4条,闽江路、庐山路等道路将陆续打通,城区“七纵十横”道路网加速形成。投资10.8亿元,对城区公里雨污管网及10公里河流涵沟进行全面“体检”,珠江路、青岛路等9条道路28公里雨污分流管网开工建设。

产业赋能力促乡村振兴

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战略支点,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动乡村五大振兴,着力打造宜业宜居乡村。

夏粮实现19连丰,总产达72.6万吨,平均亩产.1公斤,最高亩产达.22公斤,超级产粮大县地位进一步巩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74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居全市第1位,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总投资6.45亿元的36.6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加快实施,完成农村公路建设47.6公里,建成桥梁座,新打机井眼,架设高压线21.4公里。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全县建设阳光房污水处理站66处、地埋式污水处理站20处,农村污水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个、示范片区27个,美丽庭院示范村26个、示范户2.1万户。24个美丽宜居乡村安置区和年35个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实现后来居上、提前竣工,年40个衔接资金项目全部开工。

创新实施“党建+”工程,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编制乡村产业项目规划个,已落地个,带动村集体增收余万元。上半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村达到个,10万元以上村个,50万元以上村30个。

民生福祉浸润桑梓心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创新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大力实施“名师名科名校名校长”工程,今年入选齐鲁名师1人、菏泽市名师3人、菏泽市名校长4人,引进高层次人才94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大力实施教育提质工程,建设学校11处,建成后可增加学位个。各学龄段升学率持续提升,今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较去年大幅攀升。

医疗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名院长”工程,入选齐鲁基层名医2人、菏泽基层名医2人;医院综合医院第54位、医院第2位,9个基层卫生院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被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通报表扬;投资1.6亿元医院、县疾控中心、医院等项目建设。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1万元、儿童福利资金.5万元、医疗救助资金.7万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创新医保“床旁结算”模式,完成“床旁结算”人次、万元,实现了出院结算零等候。医疗保险实现参保全覆盖,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新增城镇就业人,整体就业形势持续向好。曹县在省政协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月度协商会上作典型发言。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力维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着力营造优良法治环境,法治曹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砥砺前行,春华秋实;泱泱商都,已然巨变;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

曹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踔厉同心,将以坚定的政治信念,以舍我其谁的豪气、开拓创新的锐气、敢于斗争的胆气,推动曹县在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走在全市前列,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监制:庞艳玲统筹:李祥坤

文字:郑和升陈付明臧宾

图片:王相帅王晓新李峰

(本版部分图片为资料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