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1)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健全院内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分配等管理制度;(2)推动远程医疗向科室延伸,重点加强影像、心电、检验、病理等学科远程医疗服务;改善便民利民服务:(1)推进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为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秩序维持,做好就医流程指引、标识;(2)设立便民服务点,提供信息咨询,免费提供轮椅。
(3)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等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诊疗服务,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
二、加强医德医风行风建设:规范检查和治疗行为,努力控制医疗费用,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公开服务信息,医疗机构所有收费和服务项目全部公开,采取电子信息平台,一日清单等有效措施,方便群众查阅,重视医患沟通,拒收红包、回扣,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医师定期考核和不良行为记录等制度。强化对红包、回扣等行为的投诉、举报的处理,加大查处力度,规范投诉管理。
三、规范医疗行为:(1)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2)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患者诊疗。
四、强化急诊急救: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1)我院已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3)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五、提高病案质量:(1)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版)》《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2)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医疗机构间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
六、树立行业形象,改善医患关系:(1)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的意见》(国卫纠发1号)和《湖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工作的通知》,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2)做到“五个行医”,诚信行医,恪守职业道德;文明行医,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依法行医,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范行医,遵守诊疗标准规范;廉洁行医,遵守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
七、关爱医务人员:(1)组织开展“医师节”“护士节”主题活动,开展优秀医师、护士推选表彰和身边典型宣传工作,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2)为医务人员提供相适应的工作环境及就餐、更衣、手术间隔休息等工作条件,防控和减少职业健康危险因素;(3)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通过多种方式改变或者缓解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大的状况,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水平;(4)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医务人员舒心、顺心、安心地为患者精心服务。
八、加强纠纷处置:(1)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流程,积极引导患者依法维权,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2)大力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建立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为主体,医疗纠纷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相衔接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3)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保障机制,提高人民调解成功率。
九、优化院容院貌,改善就医环境:(1)设置醒目标识;(2)照明设施配置到位,保障膳食供应: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膳食供应,为住院患者提供送餐服务和治疗饮食,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保障食品卫生安全;(2)卫生间环境清洁卫生、整洁有序;(3)设施设备齐全完好、使用正常,设置挂钩,方便患者悬挂输液瓶等物品;设置扶手、紧急呼叫装置等。(4)手卫生设施正确配置、有效便捷。
十、安全措施:防跌倒、防坠床、危重病人运输、危险品管理、消防管理措施到位。
医院
年10月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