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强化公安基层基础三年攻坚工作系列报道之三
岳跃强欧阳文章
9月12日,凤凰古城。太阳悄然隐入南华山后,月光慢慢登场。北门码头人潮依然涌动,跳岩上的脚步有序而又安详。熙熙攘攘中透出平安幸福,这是中国最美小城的另一面。
“因为你是我的眼……”对岸酒吧里传出了萧煌奇的歌声,一种感动与感恩,在沱江上空弥漫升腾。
唱歌的是来自张家界的杨建君先生,他与记者攀谈时声气十足:“现在来湘西玩,安全!”
杨建君早年在湘西读书,是半个“湘西通”。“到处都是探头,哪个敢乱来?”杨建君说话时正儿八经。
其实,他说的和唱的一样,湘西州近年来公安基层基础做得扎实,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这一块,更是布下了天罗地网,到处都有公安的“眼”。
“如果我能看得见,就能轻易地分辨白天黑夜”
长久生活在湘西的人,会与杨建君感同身受。前几年,时不时会听说飞车抢夺、掏耳朵碰瓷之类的“新闻”。现在,这种“新闻”悄无声息了。
原因在哪里?“说实话,关键问题在于我们的目光从‘短浅’变得‘深长’了,逐渐解决了底数不清、发现不了、控制不住等问题。”陪同采访的凤凰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张杰的话意味深长。
为什么要让公安的目光从“短浅”变得“深长”?张杰一语道破:“现在是大数据、信息化的新时代,公安工作的理念、思路、机制和手段都已经发生了颠覆性、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只有下定决心夯实基层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实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和长治久安。”
“要清醒认识到,基层基础工作是全部公安工作的根基!”副州长、州公安局局长王学武语气铿锵,“既要抓好传统的基层基础工作,更要主动融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树牢‘数据是情报的核心支撑’这一理念,用大数据主导警务、引领实战!”
“如果我能看得见,就能轻易地分辨白天黑夜,就能准确地在人群中,牵住你的手。”这句歌词,形象地说明了信息化、大数据对于公安基层基础的重要作用。有了信息化,有了大数据,公安的基层基础工作就多了一双眼,能看得更精细,做到更精致,呈现更精彩。
于是,一张张信息化、大数据的天罗地网在湘西大地上铺排开来。
“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
9月12日,在凤凰县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记者目睹了这双“眼”。
这是目前全州最大的一个指挥情报中心,面积足有平方米。中心的显示屏上,街道、乡镇、酒吧、加油站等地方,过往人群的痕迹一览无遗。记者点开山江镇,画面立即切换到该镇的街区,谁在路过,有何动作,实时情景清晰可辨。“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记者用这句歌词发出由衷赞叹。
“这只是我们智慧警务的一部分。”凤凰县公安局“老侦察”姚本忠告诉记者。姚本忠去年9月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是全省公安系统唯一一个。“是凤凰公安基层基础做得实,我只是代为受奖而已。”“老侦察”在荣誉面前很谦虚。
一说起智慧警务,姚本忠便来了神,如数家珍。据姚本忠介绍,凤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光是“天网”工程,先后投入万元,全县城乡视频监控摄像头达到2多个,电子卡口有26个,实现了社会面视频监控全覆盖。目前正在计划新增城乡视频监控摄像头个,真正实现“村村通”。在此基础上,凤凰县正在探索建立人像识别、wifi采集和自动报警系统,进一步提高科技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凤凰县还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打造“雪亮”工程,接入了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余家的视频监控数据。
不仅如此,凤凰县公安局还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大部门”、“大警种”,逐步成立了以指挥情报中心为龙头,以侦察实战中心、治安防控中心、新闻舆情中心为依托的集指挥调度、情报导侦、合成研判、落地抓捕、治安防控、舆情应对于一体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
“在凤凰,以前不被扒是怪事,现在被扒了是怪事。”姚本忠用这句话,道明了数据之“眼”的作用。凤凰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张杰的看法则是:“运用大数据、新技术,打造更多的‘杀手锏’,抢占制高点,打赢主动仗。”
数据之“眼”,不光凤凰县有,湘西州内比比皆是。凡有井水处,皆有大数据,这话不为过。
在吉首市小溪桥社区警务室,记者见到了别样的“典型”。这是全州一流的警务室,“和解千万家,温暖万人心”10个红字特别醒目。80余平方米的不大地方,有视频中心、调解室、接待室、值班室等,肝胆齐全得很。乾州派出所所长严奇告诉记者,小溪桥社区警务室投入了余万元,辖区内2.5万人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能在这里办结。严奇对社区警务室的信息化很骄傲:“居民办理身份证,到这里刷脸就成了。”
不仅如此,警务室还建立了5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