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动态凤凰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中药材

近年来,凤凰县因地制宜推进各类中药材种植,优化中药材产业发展布局,切实做大做强优势品种,强化中医药产业链建设,扎实推进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

党建引领,高效推进。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探索推行“党建+特色产业”工作模式,今年以来开展党员下基层6批次,以党组织为产业堡垒、以党员为产业先锋、以群众增收为最终目标,大力实施能人引领产业“三链”工程,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提升组织推动、模范带动和服务促动能力,引领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合理套种,规模发展。制定出台《凤凰县中药材产业种植实施方案》,全覆盖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引导有经验的药农通过土地流转,逐步扩连片种植规模。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农户”“大户”带动模式,目前,凤凰县共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万亩,其中黄精0.3万亩、银花1万亩、黄蜀葵0.4万亩、板蓝根0.2万亩、其他0.1万亩。覆盖全县50个村户人,其中建档立卡户人。结合中药材品种生长习性、吸收元素情况和病虫害特点等,成功探索吊瓜(瓜蒌)套种板蓝根、黄精,蓝莓套种板蓝根、果药套种、林药套种等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遮阳、除草等成本,提高单亩土地的产业效益。

龙头带动,完善体系。按照“户入社、社入企,严密组织、完善机制”产业体系建设框架,吸纳县内44户中药材种植大户、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中药材种植。同时,不断加强中药材企业、合作社培育和提升,完善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已建立中药材产业链2条,将加工、销售、品牌创建留在凤凰。与兴相湘集团的下属企业春光九汇(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加强合作,推广中药材种植与销售。

技术为先,提质增效。紧盯提质增效目标,全面优化中药材种植技术,在推广优良品种的基础上,普及示范应用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积极开展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研究,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全面推进生产全程机械化、田间管理绿色化、技术措施标准化,确保中药材产品品质优良,同时,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采取“参观、交流、集训”的模式,培养懂技术、会种植、善经营。目前共开展中药材技术培训3期,涉及余人,全县共有中药材种植技术人才80人。

专科建设,延链强链。凤凰县现有综合医院1家,设有肝病、肾病、治未病中心等10个中医特色专科。全县共14所乡镇卫生院建成了中医馆,中医馆建设占建制乡镇卫生院的比率为76.4%,部分村卫生室能够开展4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切实发挥了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领域的作用,能力不断提升。丰富中医药制剂制方。现有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当规定品种在内的中成药种和中药饮片余种。中草药收入占比逐步提升,较去年同期占比增长0.16%,(其中中药饮片增长.11%)。

END

声明:本文来源“凤凰新闻网”,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为传播中药材基础知识和行业正能量。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若有异议,将做删除处理。

征稿:如果您有中药材相关的最新资讯类,欢迎您来稿分享。只要保证内容原创,请不吝施予,期待您的来稿。

收稿邮箱:hnzyclm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