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什么样症状的 https://m.39.net/pf/a_7282164.html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见习记者邹娜妮通讯员胡卫东低处的田野里,水稻郁郁葱葱。骄阳之下,风拂绿浪,蛙声此起彼伏,似一曲动人的乐章。“这样的景色怎能不让人喜爱?”6月24日,阳光突破乌云,照射在双峰县走马街镇秋塘村的田间地头,村党支部书记王义定走在前方引路,忽然回头对记者说道,语气笃定而自豪。重返,“敲开”发展大门年,王义定35岁,已在娄底城区开有4家超市,年收入超过50万元。那一年,他返乡探望亲朋,却发现曾经熟悉的稻田越来越少,抛荒地里杂草丛生。更为萧条的是乡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只剩老人和孩童留守。揪心之后是思考:大片被抛荒的土地为何不能重新整合,利用现代农业打造“绿色富矿”,为乡亲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呢?返乡创业决心已定。王义定开始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和大伙商量把闲置的土地流转给他,规划大规模种植。同年3月,他拿出自己多年来做生意的积蓄,流转了多亩农田,创建了双峰县鑫盛农业种养合作社。祖祖辈辈的传统农业,辛苦一年下来收入却很低,王义定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上门求学,拜访市县两级多位种植专家,与专家学者反复调研,终于确定了种植富硒水稻的初步发展思路。富硒水稻,除留存了普通水稻的营养成分,还具有抗癌、防癌、保护心脏和延缓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选好了“敲门砖”,前进之路十分顺遂。在王义定的坚持与努力下,家乡的田野很快恢复了生机,最初种植的亩水稻当年就获得了丰收,其生产的富硒大米通过国家绿色食品稻米检测,一经推出在市场上广受追捧。探索,描绘长远蓝图扎根乡村,但不局限于乡村。为了进一步实现“新农人”的愿望,王义定走出县城,远赴衡阳、益阳、河南刘庄、浙江杭州等地,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一路走来,他不断寻求破题——传统农业已经很难适应今天产品多元化、需求精细化、市场差异化的需求,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农业产业里脱颖而出。农业离不开现代化,是王义定找到的答案之一。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他又投资万元,引进良种、化肥、农药,购买运输车辆、耕整机、插秧机、风干机等机械设备,还开办了大米加工厂。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总额万元,利润超过84万元。人才引进,是另外一个答案。在今年新建设的辣椒基地里,负责人杨振兴是从凤凰县腊尔山镇远道而来的外地农户,从开始规划到正式栽种,王义定将管理权限全部交给了他。“我把龙虾养殖基地设在秋塘村,一方面是被老王的诚意打动,一方面是看好这里的生态环境。”肖钦是王义定从益阳南县“挖”过来的小龙虾养殖能手,他在王义定的基地负责近亩池塘,每亩年产值达到近0元。龙虾基地的四周,还分散开了亩虾稻共养的田地,虾吃田里杂草,虾粪还是水稻的天然有机肥,环保无公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蜕变,摘“穷帽”共富裕在绿色生态上做出文章,合作社越来越壮大。从最初的亩水田,发展到如今与3个乡镇17个村的户农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其中水稻种植及社会化服务1.5万亩、油茶林亩、绿化园林亩,在山地水库养殖鸡鸭10万多羽。年以来,合作社的粮食总产量已超过15万吨,王义定先后被评为“娄底市种粮先进个人”“湖南省级规模种粮大户”“湖南省十佳农民”。同时,合作社以走马街镇为核心,辐射周边6个乡镇,带动2余户农户就业创业,帮助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摘掉了“穷帽子”。“我们村还有贫困户21人,今年将全部脱贫。”王义定自信满满地说。年,王义定当选秋塘村党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也越发重起来。上任后,他狠抓民生实事,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硬化两条村级公路、新建村部和休闲广场,安装路灯和自来水管道,实现全村亮化,户户通自来水。田野阡陌,绿意盎然。几年前,王义定眼中有点“荒芜”的家乡秋塘村,俨然成为一个集水稻、水产、粮食加工、苗木种植、家禽和水产养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