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塘村镇精铸小镇风光好一村一策助发展

01:14文/图/视频/胡炜徐如风姜开林邝海楠塘村镇位于嘉禾县城南面,这里地势多丘陵,雨水丰沛,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有着“湘南第一圩”的美誉,商贸传统历史悠久,是嘉禾县商贸大镇;这里区域位置优越,处于三县交界之地,省道S线和嘉蓝二级公路穿境而过,彰显着小镇发展的蓬勃生机。塘村镇鸟瞰。近年来,塘村镇全面落实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紧扣郴州“四大定位”、嘉禾“四个定位”,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总抓手,以精铸小镇建设为中心线,着力打造“湖南精铸小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和谐和美平安镇、郴永边际中心镇”,朝着“工业重镇、农业强镇、商贸名镇”目标,创造着独属于塘村人的时代荣光。金色田野。在老塘村人的话语里,“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前庭门店,后院工厂”曾经是塘村的“高光”时刻。塘村镇的锻造产业起于秦汉,兴于明清,历史悠久。解放后,五金机械厂、工具厂、铁厂等国有锻造企业在这里先后出现,锻造业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越做越大,五金生产变得越来越专业。千年来的匠心,打造出“中国锻造之乡”的品牌,是目前全国4个“锻造之乡”之一。传统锻造作坊。一把铁锤,一捧星火,这是无数技艺人奋斗的一生。厨房案板上随处可见的刀具,背后是不普通的菜刀锻造技艺。传承人几十年的打铁生涯,是一代人对一代人的叮嘱,是产业名片的深厚沉淀。现代锻铸工厂。如今的塘村镇人,在传承锻造技艺的同时,顺应时代大势,创新运用现代技术将锻造产业做大做强。在嘉禾精工锻铸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正运用机器对产品进行加工打磨。有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嘉禾精工利用自身独特的竞争力,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地区,年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从打铁铸锅到汽车零件,这座“湘南小镇”实现了千年的飞跃。精工锻铸产品陈列馆。伴随着产业转型,塘村镇不断强化营商环境,大力发挥“两员”作用,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吸引众多项目落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塘村镇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镇风貌,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社会发展环境,精铸小镇品牌在优质的营商氛围下焕发风采、彰显魅力。精工锻铸厂房。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塘村镇坚持党建引领,根据十二个村落的村情村貌,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优质水果、精品猪肉、优质牛肉、特色药材等农产品层出不穷,“一村一品”的格局正在逐步构建。高峰村蔬菜基地。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初冬时节的砠背村田野里,村民们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农田翻耕作业,为来年的丰收做好准备。为了解决“空巢田”难题,盘活土地资源,砠背村不忘藏粮于地,推动土地流转,目前已完成近千亩;牢记藏粮于技,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改造”,狠抓农业生产效率、质量。砠背村高标准农田。微风吹动田间的野草,拂来阵阵水果的清香。每年曲龙村脐橙丰收时节,硕大的黄橙压弯了枝头,好不惹人欢喜。曲龙村通过招商引进企业,推动连片土地流转,实现脐橙规模化种植,既充分利用富余土地资源,又带动了村民就近务工获得报酬。曲龙村脐橙基地。“走出去、引进来”,在高甫村瓜蒌种植基地,几位村民正仔细查看长势,大小不一的瓜蒌挂满枝头映衬着村民的笑脸。瓜蒌春种秋收,一年植苗可连续长达五年挂果,属典型的“短平快”生态绿色农业产业。两年前,高甫村就瞄准了该产业,分别前往江西、广东等地学习优秀经验、询问种植效果,最终决定开展60亩试种植,迎来了第一轮丰收。村民在瓜蒌田查看长势。瓜蒌试种植的成功打开了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塘村镇迅速组织前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实地考察、招商引资,确定瓜蒌种植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计划,并与湖南泽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塘村镇瓜蒌年产吨全产业链项目的建设,为“农业强镇”发展营造优质的营商氛围。腊尔山万亩瓜蒌示范基地。走进高峰村麻冲岩生猪养殖合作社,干净整齐的现代化猪场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生猪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饲料。村落采取“合作社+农户入股+务工”的模式,实行规模化、产业化养殖,生猪养殖已然成为高峰村的美好“钱”景。不仅如此,嘉禾县华章种养专业合作社是高峰村的蜂糖李种植基地,今年基地的蜂糖李产量约15万斤,毛收入约万元。蜂糖李特色产业的发展是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的新尝试,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麻冲岩生猪养殖合作社。不仅如此,肉牛养殖也是高峰村的特色产业。郭家肉牛养殖合作社通过小额贷款入股参与分红的方式帮助困难户增收,平均每户经济收入可增加1万元。该村相继打造了葡萄、蜂糖李果树、水产养殖等10多种产业发展基地,成立土地流转、经济林种植等8个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找到了靠谱的“赚钱经”。郭家肉牛养殖合作社。再将视线转移到清水村,村子四面青山环绕,溪水长流,阳光投射在尖峰岭上,带起蓝嘉水库的波光粼粼。清水村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制定村规民约,“耕”出了绿意盎然,“织”出了繁花似锦。清水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态势,借助“网红打卡地”蓝嘉水库,与村民合资打造清水农庄,成为来往游人流连忘返的胜地,有力地拓宽了村民增收的渠道。清水村文化楼。以“美丽”享誉全国的不仅有清水村,还有增嘉村。年,增嘉村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其休闲公园是镇里面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清风亭是公园中有名的建筑。人们选择在茶余饭后来到这里,感受辛勤劳作后的短暂放松,与家人朋友共享游园之乐。增嘉村清风亭。“红韵红魂红根骨,拳拳初心乡情梦”。在高峰村尹家祠堂附近,红军长征曾经在此驻扎,留下了“村民抬着草医上山为红军采药治病”的感人故事。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时任团长、国务院原副总理耿飚题词的“情系长征路”纪念石碑也坐落于此。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红军卫生所旧址,将永远用医德人心诉说塘村镇的鱼水深情。红军卫生所旧址。塘村镇不仅注重对于生态环境和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同时也关心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今年的5月27日,塘村镇举行迎旅发盛会民俗文化节,为游客重塑“古墟”集市。参展的产品包括美食、铸件、五金、家具等5大类百余件产品,并且在活动主会场还有嘉禾民歌《姐姐出嫁》等民俗节目表演,现场氛围好不热闹!民俗文化节。千百年来,塘村人饱含着对生活的热忱,在乌黑的作坊里,看着洪荒岁月里的炉火明灭,举着铁锤往下千百次的捶打,锤出了独属于塘村人灿烂的火花,在湘南大地上发出了耀眼的光芒。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坚强能干的塘村人也将会继续发扬“打铁精神”,用好手中的“锤子”,开辟出一番振兴天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