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题:把百姓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全力应对南方雨雪灾害
新华社记者
1月22日起,我国南方迎来入冬以来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低温雨雪天气。南方多省份气温一降再降开启“冰冻”模式,湖北、安徽、江苏等部分地区出现大雪甚至暴雪天气,给交通出行、市场供应和农业生产等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灾情。
当前临近春节,正值春运繁忙期,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省份正全力以赴展开各项保障工作,积极应对雨雪灾害,确保人民群众安安心心过上暖心的生活。
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的树枝上挂满冰凌(1月28日摄)。据江西省气象台发布的预报显示,1月28日至29日,赣北地区最低温度将跌至零下5摄氏度,气象部门提醒市民出行注意防寒保暖,道路防滑。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造成一些地方的房屋受损、群众受灾。湖南省7市18县区有30万人受灾,转移安置人。湖北省十堰、宜昌等地有.57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人。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保障好受灾和被困群众基本生活,认真做好倒房、危房群众的转移安置和被困群众的紧急救助工作,将低温雨雪冰冻受灾群众纳入冬春生活救助范围,及时发放棉衣被、取暖炉等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节。
湖北省加强城乡福利供养机构、救助站、救灾物资储备库等民政机构的安全管理,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福利机构的安全运行和供养对象的人身安全。
湖南省各市州、县市区民政部门已发放棉被、大衣、帐篷、方便面、矿泉水等各类救灾物资2.8万件(床、套)。凤凰县、花垣县、鹤城区、麻阳县等地临时安置和救助了多名公路和铁路滞留旅客。
安徽省合肥市的市、区、街、居四级救助网络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正在全天候上路巡查,对街面上发现生活无着人员主动实施救助,确保不发生意外事故。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全国大部地区冷暖波动较大。对此,中国气象局要求各地气象部门做好路面结冰、积雪、电线积冰、大雾和霾等观测,努力扩大气象信息尤其是在重点路段、热门景区以及偏远地区的传播面,推动气象信息成为春运旅客出行的“指南针”。
1月2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一桥桥面,民警将衣服铺垫在雪地上协助推车。新华社发(金思柳摄)
倾力保障百姓出行平安通畅
这次灾害性天气给春运期间的交通运输“雪上加霜”,各地交通运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据交通运输部最新统计,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等15省份条高速公路的个路段封闭;济南、西安、上海和武汉铁路局共停运列高铁客车;合肥、南京、杭州、长沙、贵阳等10个机场已取消个航班。
在湖南的凤凰县沱江镇、吉信镇等地,高速公路出口3天累计滞留游客多人。
交通运输部加强对滞留人员、车辆的物资保障和燃油供应,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