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行甲网红县委书记的辞职,大家高呼,这是

陈行甲,男,年出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系(硕士),曾任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在担任巴东县县委书记期间,被称为“铁腕反腐”,亲手将很多部门的一把手送进监狱。

然而在年9月,陈行甲向湖北省省委提出辞职,在年12月2日中午,陈行甲在朋友圈发布告别信后,正式宣布离任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委书记。在陈行甲卸任后,出版了一本叫《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在此书中,讲述了自己在担任巴东县县委书记期间的的经历。

不少读者在看完陈行甲的经历后,为他“一身正气、敢作敢为”的为官精神拍手称赞,同时对他的离任感到不舍和惋惜。在陈行甲卸任后,凤凰网还发文称:陈行甲,敢说自己是不收钱的县委书记。

要和老百姓一起算账,要让老百姓认账。做一个有信仰的人,我感觉活得才有力量;做一个干净的人,我感觉活得很轻松;做一个有爱的人,我感觉活得幸福;做一个心存敬畏的人,我感觉活得踏实。——陈行甲《在峡江的转弯处》

那么我们来看看一身正气的陈行甲是如何在巴东县反腐的。话说陈行甲刚到巴东县的时候,作为一个“空降”的县委书记,陈行甲的为官之路并不顺利,初到巴东县人生地不熟,上层的主要领导不配合工作成为了陈行甲工作的最大障碍。

在陈行甲上任巴东县县委书记前,这个县在全国可谓是一块“烫手山芋”,巴东县经常会发生“恶性群体事件”,甚至有前任退休的干部劝陈行甲说:我看你年轻,真怕他们欺负你。可见巴东县是一个社会、政治环境都恶劣的地方,在陈行甲上任后不久就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恶意。

网上不消停,线下就更忙乎了。在刚到巴东前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接待过30批大规模群众集体上访,最多的时候两三百人围着我,里三层外三层。当时最大的两拨上访群众,一是我到巴东一个月后强力喊停的县城处两违(违规违法)建筑,当时县城长江两岸的两违建筑疯“长”,有的地方靠在山脚边几根细细的柱子上面可以盖十几层楼,有的群众搭起架子就开始私下里卖楼花,一平方米一两千块钱,只要胆子大,赚到就是钱。

刚上任的陈行甲想到通过网络群众的反映最能了解巴东县的实际情况,然而陈行甲没有想到的是巴东县封锁了本地的网络论坛,群众没处宣泄民愤,就跑去天涯等各大论坛上发帖。陈行甲在天涯等论坛上发现,骂巴东县领导班子的帖子删都删不完,数量多,其内容难听程度更是不忍直视。

陈行甲在任期间,主动面对群众的上访,从没有一次躲避的情况,陈行甲在自传中写道:在巴东县县委大楼有一个后门,但在我担任县委书记期间,没有一次从那里离开过。

我渐渐地明白,除了正常上访的老百姓以外,还有在政府大楼里上班的人员在指挥这事。他们不光指挥上访人员在任何我回到县委政府大楼的第一时间堵我,还有更阴的招数,就是我刚到巴东一周时间,我的手机号码不知怎的就全县皆知了。从到巴东第七天开始每天收到很多老百姓的直接电话和短信,上班的时候、开会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都有人打,晚上洗澡的时候也有人打,最晚的电话直至深夜12点多还在打给我。

陈行甲在巴东县高压反腐的态势很快就得罪了很多人,这里面有太多复杂的利益关系,从开始的操纵民众进行阻挠,到后来陈行甲被打既然你不给我们活路,那我们就先搞死你。有的人还威胁陈行甲,想要将他的名声搞臭,去省委纪委去举报陈行甲。

陈行甲的高压反腐表现在很多细节上,就拿其在任期间,在春节来临的时候,陈行甲给干部们规定了这样的条令:一、深入做好干部结穷亲活动。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三、扫干净,摆整齐,守规矩。四、过好“廉”关。春节将至,迎来送往、拜年送礼的高峰时节也将来临。

正是因为这样的做法,陈行甲得罪了很多人,因为触动了他们的“蛋糕”,这也是陈行甲后来卸任的原因。直到后来巴东县来了巡视组后,巡视组长对陈行甲的评价是:“一身正气、一身杀气、一身朝气,难得的基层老百姓认可的好干部”。

正是这样一身正气的好干部才能真正地赢得民心,这也是陈行甲在卸任后许多人高呼,这是群众的损失的原因,陈行甲在卸任后所著的自传《在峡江的转弯处》的确值得一读,如果想要详细了解陈行甲担任巴东县县委书记期间的故事,可以点击下方的商品卡购买书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