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拍摄的晨雾
入秋以后,昼夜温差加大,每遇天晴,唐崖河升腾起来的云雾,笼罩群山之间,宛若仙境。
11月3日,居住在牟家寨老宅的周质成老人从窗户眺望远方。他说,牟家寨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适合发展民宿,希望有老板投资开发
11月2日拍摄的龙家界民宿龙境仙庄一角。
11月3日龙家界村朝门遗迹
古树、石梯,述说着当年的辉煌与过往。
龙家界村老屋基,四人合抱的梧桐树。
龙家界境内,上世纪七十年代留下的“坡改梯”遗迹。
来自武汉的游客在龙家界村老屋基凤华民宿晾晒衣服。
11月2日拍摄的老屋基吊脚楼群
20多栋木质吊脚楼隐藏于山林之中,保存完好。
龙家界村
隶属咸丰县高乐山镇,位居望城坡之巅,距县城仅10公里,平均海拔米。这里视野开阔,风景秀丽,被市民选作避暑胜地和观光平台。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纵深推进和全域旅游的迅速兴起,龙家界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禀赋和人文环境,倾情打造咸丰县城后花园、运动康养目的地,再度成为投资的热土和驴友的“天堂。”
东观日出西赏雾
日出日落,日复一日,景观四时不同,映像妙趣横生。每逢朝阳初升,或者残阳如血,摄影人都难舍那抹红色,甚至充满渴望,四处寻找最佳的拍摄机位——每当有云海衬托,那便是传说中的仙境。
在龙家界,这种机位唾手可得。
深秋的一个清晨,几名摄影爱好者5点多钟起床,从咸丰县城出发,顺着望城坡的盘山公路直上山顶,选一处空旷地带架好机位,守株待“日”。
大约6点半,天空开始呈现一片酡红,然后放射状铺陈。突然,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再钻入云中,散发出八字光,而山下的咸丰县城正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一时间,只听见“咔嚓”“咔嚓”的快门声,绝妙的风景瞬间定格在取景器中。东观日出西赏雾。龙家界的风景总是充满诱惑,摄影人的脚步也因此变得匆忙。拍过日出,几名“摄像”立马收拾器材,向西转移战场。
原来,龙家界靠西的山脚有一条大河——唐崖河,唐崖河中段从龙潭司经过,因此又名龙潭河,龙潭河下游又被当地人称作田寨河,前些年拦河筑库建成田寨河电站和大河边电站。入秋过后,早晚温差大,清晨气温增高,唐崖河上空雾气升腾,远峰近峦若隐若现,即或春夏时节,每逢雨后天晴,“雾锁山头山锁雾”的景象也是经常发生,摄影人心生向往、乐此不疲。
鲜为人知的是,总投资30多亿元的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项目建设现场也在龙家界的近旁。长焦所及,这个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虽身居大山深处,却如坐仙境之中。
龙家界观景拍照,不仅日出日落、云蒸霞蔚,还可夜观星轨、俯瞰县城,也不受季节限制,即使严冬,也是拍雪景的好地方。因为,咸丰县广播电视后山无线发射中心就建在龙家界山顶上,那可是不可多得的制高点,不仅一览众山小,而且四季景不同,不乏好摄之徒,带着帐篷,在山顶守望星空。
百年老宅焕新生
今年夏天,家住高乐山镇龙家界村的张守菊老人感到,一条财路正从天而降。她种在菜园里的黄瓜、辣椒、丝瓜全被老屋基新来的几个外地人订购一空,“背到厨房,直接过秤、数钱,看都不看。”老人说。
老屋基是龙家界村的一处百年老宅,一正两厢房23间木质吊脚楼,共住着10户人家。随着打工潮的兴起,老屋基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挣到钱后在城里购买楼房,百年老宅变成了空巢。
今年5月,结对帮扶龙家界村的咸丰县委办公室驻村“尖刀班”与村支“两委”一道,将龙家界村的发展融入全县全域旅游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引进市场主体,着力打造高端精品民宿,老屋基凤凰涅槃,被有识之士租赁发展成为“凤华民宿”。
凤华民宿的院坝边上,一株四人合抱的梧桐树苍劲挺拔,正屋后面几栋木质房屋呈梯状排列,整个院落不见一栋水泥平房,新修建的水泥路在树林和院落中穿行,方便运输却无损观瞻。
“县城32摄氏度,老屋基只有26摄氏度,空调都不需要。”老屋基凤华民宿负责人秦凤华说,“武汉来的客人一住就是十天半月,舍不得走。每天有四五十人在这里吃住,把周围农户种的蔬菜土豆都买空了。”
88岁的朱惠卿老人居住在老屋基的一栋木房内,精神矍铄,耳聪目明。他说,老屋基院落的朱姓人家,原本从贵州迁入,繁衍生息,至今已有9代共多人。他家的房屋最为古老,中堂的大门枋原来高约两尺,历经几代少不更事的娃娃刀砍脚踢,现已凹陷呈一个弧形。令人不解的是,历经“文革”,堂屋内壁香火上的坐莲观音木刻却安然无恙,给老宅平添几分神秘。
牟家寨是当年地主的豪宅,正屋长五间、左右转角各有三间厢房对称延伸,朝门、石梯一应俱全,尽管飞檐翘角已被拆走,石梯两侧硕大的桂花树和房屋四周高大的院墙却保存完好。居住其中的周质成老人带着3岁的曾孙在院内玩耍,“这桂花树呀,在我们当细娃的时候就是这么粗壮,几十年了,不见其长,但开的花却是越开越香,越香越远。”74岁的周质成说,“院子里主要有周、赵、杨、张、向等姓氏,今年有几个老板都来院子看了,准备发展民宿旅游。”
龙家界地处高山,由龙家界、柿子坪、牟家寨3个小村合并而成,人口人,总面积14.72平方公里,现保存完好的老院子共有8处,全是吊脚楼群,其中一处“七柱四”的古宅已有多年历史。这些吊脚楼尽管历经沧桑,小有破损,仍能想见当年的辉煌。县委办驻村第一书记刘延安说:“县委书记郑东来对龙家界的发展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把发展民宿作为第一产业的要求,并多次现场督办,已有凤华民宿、龙境仙庄等多家市场主体进驻,百年老宅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运动康养目的地
绿色是龙家界的生态底色,也是其发展亮色。登临龙家界顶,南面的忠建河由西向东蜿蜒,北面的唐崖河由东向西奔去,特殊的山形地貌让龙家界形成“一山观两河、两河绕一山”的巨龙翻腾之势。
因其地理位置所独具的发展优势,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很多投资者在这里投资兴业,但因管理粗放、市场把握不准,收效不佳。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当年栽种的杜仲、黄柏、银杏、板栗,受市场、技术、管理等因素影响,经济效益不便估算,生态价值却无需质疑。
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新一届村支“两委”与咸丰县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一道,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依理依法收回集体土地亩,拟定农耕文化产业园、运动康养基地、百年老宅民宿、林下药材种植、民俗展示等五条发展路径,落实“县城后花园、运动康养地”的发展定位,重续龙家界的辉煌。
按照规划设计,龙家界村拟建18公里自行车爬坡赛道、4公里自行车林下赛道、占地30亩的自行车阵地赛道和占地亩的滑雪滑草基地;疏通辖区内两条盐茶古道,方便驴友出行,增强“运动”的内涵。
驻村“尖刀班”通过组建社会治理工作站、成立红白喜事会等形式,提升村民素质,倡导文明乡风。村民主动签订《美丽乡村打造承诺书》,支持项目落实落地。下柿子坪女党员林子云在开完村民代表大会后,迅速发动家人召集组里有影响力的代表,提前武装组民的思想。为支持运动康养基地的打造,65岁的老党员周官华毅然决然地卖掉10头黄牛,“免得牛粪污染环境。”他说。
8月18日,以“康养”为核心理念的慈康农业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落户咸丰,并选定龙家界为办公场所和中药材种植基地。据负责人周浩介绍,公司将在龙家界村种植黄精、金银花、黄连等中药材,与原有的“三木药材”(杜仲、黄柏、厚朴)一起建成全州知名的药业产业示范园,同时依托天津慈心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做强有机农业和健康产业,适时开发木屋别墅和树上宾馆,让咸丰的农产品直销天津,让天津的顾客朋友恋上咸丰。
今年,龙家界村投资近千万元,狠抓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改善,目前3条通组道路硬化已完工,村级主公路“园白线”拓宽项目和张家店水库保护及人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正加紧施工。
“龙家界有一片石林、两条盐茶古道、三个天然溶洞、八处吊脚楼群、亩横竖成行的油茶树,距县城仅10公里,建成县城后花园和运动康养地可行可期。”刘延安对龙家界的未来充满信心。
信息来源:咸丰旅游
中国旅游新发现
lyw.Enshi.gov.cn
湖北恩施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