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拥抱科学放飞梦想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气

北京医院治疗皮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052771.html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近日组织在校学生来到中国气象局,探索气象奥秘,解密节目制作,探知主播工作,在知识的海洋中拥抱科学、放飞梦想。

探知熟悉又陌生的气象奥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的声音从中国气象科技展馆传出。这是三年级(12)班同学在气象科技馆看到二十四节气墙时不约而同发出的背诵声。

科普活动从中国气象科技展馆开始。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回顾了中华民族走过的气象探秘之路。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创业与奋斗的改革开放初期,亦或是在气象现代化的今天,一代代气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安全福祉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和努力,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在讲解中,同学们了解到,原来气象不只是告诉我们今天几度,啥时候穿秋裤,更与农业、工业、经济、交通、旅游、生产、生活,甚至防灾、减灾等国家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台风是怎么登陆的?雷达是如何进行气象观测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如何工作的?……一个个小问号在同学们的脑子里蹦出来。

看,他们一个个仔细听、认真看、抓紧记、细琢磨、忙讨论,又将小问号变成一个个小句号。求学若渴、勤奋好学的样子,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下一代国家气象专家的身影。

解密有趣而神奇的天气预报制作

穿过阳光照耀下泛着金光的深秋大道,同学们来到承担国家级气象影视制作,手机、网络等公众气象服务建设和运营的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

快看,《凤凰气象站》的金牌主持人杨洁姐姐来接我们啦!杨洁姐姐既漂亮又亲和,自带主播气质,带着同学们来到气象频道第一演播室,解密有趣而神奇的天气预报制作过程。

摄像机怎么对着一块什么都没有的绿色幕布?平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主持人不都站在中国地图前面播报天气吗?没有地图,这让观众怎么知道哪里晴热哪里寒冷,哪里下雨哪里干旱,急死人了。

杨洁姐姐仿佛看到同学们脑海中不停迸发的小问号,赶忙上来解密。原来,天气预报是采用虚拟演播室技术,也就是抠像技术录制的。主持人站在绿色幕布前,在录制过程中,手指向某个区域时,其实指的是空气。主持人左手前方有一个提示板提示台词,右后方有一块屏幕,通过抠像技术,显示地图和主播合成在一起的最终图像。正因为录制时看不到地图,主持人需要成千上万次的练习,才可以准确指向地图位置,才不会出现口播北京,手指上海的错误。

为什么是绿幕,不是蓝幕、黄幕……原来,抠像技术是用蓝幕的,但是有些外国主播是蓝色的眼睛,抠像后的合成图像中蓝色眼睛就被“抠”没了。试想,如果换成黄幕,我们黄皮肤的中国人在抠像后的样子……好可怕。所以,虚拟演播录制换成了绿幕。

既然是绿幕,录制节目就不能穿和绿色相近的颜色。看,有个同学拿着绿色挡板遮住下半身站的样子,真是有趣而神奇。

体验日常而神秘的主播工作

弄明白制作过程,同学们开始争先恐后体验主播。站在绿幕前,直视摄像机,手指“地图”,嘴里喃喃自语:“今日华北地区晴朗少云,是个风轻云淡的好天气,适宜出游登山,观赏红叶,早晚温差较大,出门要多穿衣服,空气干燥,需及时补充水分,谨防感冒。”真有主播的模样!

体验完主播,同学们来到导播室。刚才录制的节目就是在这里进一步配音、剪辑、编辑、美化、合成后呈现给全国观众的。原来,一个节目的制作播出有这么多环环相扣的细节,需要这么多叔叔阿姨背后的辛苦付出。

不过瘾,怎么办!当然是继续放大招。同学们在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分批次来到正在进行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录制的演播室,主持人夏雯老师正在进行节目录制和配音工作。工作中的主播老师和学校老师一样,既严肃又和蔼,怎能不让人喜爱。

探索气象奥秘,感受科学力量。一上午的参观体验,在同学们不断的探秘、解密以及欢声笑语中暂告一个段落。拥抱科学、勇于探索的脚步已经迈出,博学勤思、笃定前行,去叩开一扇扇未知的大门,实现一个个科学梦想。(来源: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