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座城,爱上一个人”,很多人都喜欢这句话语,它出自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沈从文先生是湖南湘西凤凰人,所以在凤凰古城仍留有他的故居。凤凰古城据说由于其独特的湘西少数民族风格而与云南的丽江古城、苏州的周庄齐名。
一直喜欢这种有民俗特色的地方,所以这次便跟团来凤凰古城游玩。我们的旅游大巴在吉首下了高速,并在黑夜中又行驶了一个小时的弯曲山路后到达今夜的凤凰宿营地。
沱江游船下车时已近晚上的十点钟,天正在下着小雨,跟着导游匆忙在一座度假村中找到房间放下行李。由于今晚的晚餐属自行安排,我们便来到度假村旁边的虹桥路上,这里有很多烧烤摊。
虹桥路上的整条街都是烧烤,烤烟和香气弥漫在窄窄的街上。由于这边基本均为住宿酒店,估计来吃烧烤的人也基本为游客。虽然单价略贵,但湖南辣味的烧烤吃起来却是香馋可口,让人回味。吃完烧烤夜已很深,听导游之前说过沱江的夜色很美,但由于天仍在下雨,故我们决定放弃欣赏沱江夜色而选择回酒店休息,留待明早的自由行时再领略清晨的沱江美景。
第二天,雨已经停了,天虽然阴着但是空气很清新。用过早餐便开始两个小时的凤凰自由行。出到饭店门口的虹桥路上,但见人来人往,到处一片热闹喧嚣。右手边有座青瓦古墙样式的木桥廊坊横在江上,廊坊正中间挂着用红笔提着“虹桥”两个字的竖匾,桥前有游客们在拍照留影,我们于是也上前去凑下热闹。
春夏之交的凤凰估计产有很多鲜花,因为见有很多老人和小孩提着竹篮在兜售鲜花,整条街都似乎漫有花香。穿过半圆形拱门,进得虹桥里面,这是用木头搭就而成的一座老桥,而且是座封闭可遮风挡雨的一座桥梁,做工精致,很是古朴。这种桥目前我只见过两座,另外一座就是我家乡的小廊坊桥。虹桥内有本地许多小商贩正兜售着如鱼干和笋干之类的特产,游人们和穿着苗服的小贩们讨价还价不亦乐乎。
虹桥出桥准备去逛沱江。今天的游客确实很多,人们摩肩擦踵地在湿泥遍地的虹桥路上行行走。路口的旅游巴士一辆接着一辆的载着游人进进出出,挂满了民族特色纪念品的店内也是人头涌涌。还好天空已不再下雨,我们才可以惬意踱步去沱江大桥。
快至桥前,一眼便可望到桥边的民居。民居基本以青瓦灰墙为主色调,很多房顶骑楼顶端似乎卧有一只白色的凤凰雕像,难道这是独特的凤凰古城建筑的标志之一?
沱江民居行进至横跨着沱江的桥面上,估计是旅游车太多,桥已被限令单向行驶。桥下修着一个小水坝,碧绿的江水从上游铺泻而下,确似一条玉带一般荡漾着碧鳞。水坝修得很有特色,竟然是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曲线状,难道是曾经有请过风水先生算计过才筑的水坝?还是意寓着这座凤凰古城有着S型的迷人曲线?
八卦形的沱江堤坝沱江两边修建了一排排极具湘西特色的吊脚楼。木楼沿江林立,江两边的岸堤上游人晃动惬行。当地的吊脚楼是沿山壁或石壁而建,楼底第一层好象就是由几根粗长的木柱撑起整幢木楼,人在楼上的几层木房中住,建筑工艺很是让人叹为观止。这一座座江边的亭台楼榭对着江水似乎在倾诉着她悠远的古雅。
凤凰吊脚楼过了桥,下得桥来沿着江边堤坝闲逛到小镇的老街上。这是一条石板地面路,仍残有雨水的地面像涂了层油一样光亮。街上除了成群结队的游客们外,还有很多穿着少数民族服装、手提着竹篮的女人们,她们正向着过往游客兜售着篮内用鲜花编起的花环,我们也饶有兴趣地买了束带在头上。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戴着头花一点也不显得突兀。
卖花老妪街边的小店和其他老街类似都是以木楼为主,里面摆卖着当地的土特产,有凤凰姜糖、芝麻酥糖、弥猴桃干等等,还有各式的民族服装、披巾。游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选购自己喜欢的纪念品。
沱江边街下面的沱江边上也有很多本地人,她们的竹筐内藏放着各式的民族服装,手里还拿着曾经有人照过照片的相册供游人阅览,原来她们是租用服装给游客照相的。走近看到一张感觉很搞笑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名身穿土匪妆、敞开肚皮、斜扛着一把猎枪在肩上的游客照,枪头上还挂着一只假野鸡,像极了电视剧里的造型。江面上拴着一排排带有船舱的小木船供游人乘坐游江,据说可以划到苗寨参观。
沱江边的码头江上有一排高于江面的石墩依次隔开,游人可在上面行走至江对岸,石墩桥旁边不远处还并列有一条窄窄的只容两人并肩而过的小木桥。游客们跳跃在石墩桥上过河到对岸,似乎就象在一排钢琴键上奏响着这座城市优美的旋律。
沱江上的石墩桥随着行人我们依次过到江那边的岸堤上,江边有人在租着苗族少女的饰裙供游人照相,银色帽子配着红色的裙子煞是好看。对岸的老街上风景雷同,也是木楼店铺内摆售着各类旅游纪念品,偶有些酒吧夹于其间,乐此不疲的游客们在街上流连忘返。这条湘西古城老街每天都迎接着新鲜的游客们,让大家放松尽情地去享受这木楼雅韵和一江浪漫。
沱江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