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大这栋楼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却永远离开了

白癜风治疗微信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在麓山脚下,

在湖大校园,

有一栋红色小楼——“曾宪梓楼”,

见证了无数湖大学子的奋斗青春。

9月20日下午,

曾宪梓因病去世,

这位心系湖南大学的老人,

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原全国人大常委、香港金利来集团创办人曾宪梓于年9年20日下午因病去世,享年85岁。

人物介绍

人物介绍

曾宪梓年生于广东梅县一个农民家庭,年移居香港开启经商之路,创立了金利来领带品牌,成为了享誉香港的“领带大王”。资料显示,他于年补选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年增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年获颁授大紫荆勋章,成为香港特区政府第一批12名大紫荆勋章得主之一。

在香港,曾宪梓不是拥有财富最多的人,却是改革开放以来为祖国捐款最早、最踊跃的港人之一。按个人财富比例,也是捐款数目最大的港人之一。

一栋楼,湖大人记住他的名字

湖南大学曾宪梓楼

人物介绍

在登高路上,有一栋端庄古朴的红色建筑,“曾宪梓楼”。

很多湖大新生,最开始都很奇怪这栋楼的名字,后面才知道,这是一个人的名字。

年4月,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在香港会见曾宪梓时,曾宪梓表示愿意向湖南大学捐赠港币万元,促进湖南教育事业发展,并希望在教育、慈善等领域与湖南深化合作,为推进港湘合作多做工作。

为感谢曾宪梓热心教育、捐资兴学的善举,传承曾宪梓热爱祖国、重视人才的精神,湖南大学决定将南校区原生物学院大楼(现化工院)命名为“曾宪梓楼”。这栋大楼也成为了湖南大学在生命科学、生物纳米医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化学化工等领域开展高水平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曾宪梓长期关心教育,重视人才,除了湖南大学,他先后向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华侨大学、暨南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慷慨捐资,多所知名大学都以“曾宪梓楼”命名校内建筑。

心系教育的爱国企业家

年5月19日,香港湖南商会成立庆典仪式

前排右二为曾宪梓

人物介绍

自幼酷爱读书的曾宪梓,曾因家贫无奈辍学。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国家资助曾宪梓得以再次踏入校门。年,曾宪梓移居香港开启经商之路,创立了金利来领带品牌。

这位香港“领带大王”,对己,克勤克俭;为国,慷慨解囊。在他心底,埋着一颗年轻时种下的种子——报效祖国。自年对母校梅州东山中学捐建教学楼开始,他的捐款便连绵不断,投向内地教育、体育、航天、公益,汇成他报效祖国的一股股清流。他常说:“只要生意不破产,只要我曾宪梓还活着,我对祖国的回报,就一天也不中断。”

年,曾宪梓和教育部合作,设立了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当时他为基金会的成立,捐赠一亿港元。

在湖南,曾宪梓捐资建设了凤凰县三拱桥乡曾宪梓希望小学、泸溪县潭溪镇曾宪梓希望小学等学校,为山区孩子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比如泸溪县潭溪镇曾宪梓希望小学,新建的一栋面积为平方米的教学楼,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

从年白手起家创立金利来公司到年,曾宪梓向内地捐资超过项次,累计金额超过12亿港币。年,为表彰其卓越贡献与奉献精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曾宪梓星”。

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改革开放杰出人员,曾宪梓获评“倾力支持国家改革开放的香港著名企业家”。然而,这位病痛缠身的84岁老人已无法亲赴会场领奖,亲自接受国家和人民对他的表彰……

勤奋进取家国担当

“曾宪梓楼”见证着这份家国情怀

这种精神永远印在湖大人心间!

来源/湘伴、搜狐网

图片/网络

编辑/李妍蓉

精彩推荐

在看点这里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