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足球场一样大的工厂,一个工人都没有,全都是机器自动化运作,太震撼了!”当24岁的熊军贵第一次在德国看到先进的制造工厂,发出了惊叹。对于这位从云南怒江大山里长大的孩子,走出大山看世界,曾经是一个想也不敢想的梦。
从云南怒江贫困村到走出国门学本领,熊军贵用他的努力和奋斗改写了一家人的命运。扶贫先扶志,作为云南怒江对口帮扶单位,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珠海市人社局”)陆续开展众多对口精准扶贫工作,让众多“熊军贵”们拥有技能、找到工作、改写人生。
近年来,珠海市人社局始终把就业扶贫、技能扶贫和智力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多措并举实施精准帮扶。去年至今,珠海市开展对口怒江州技能和创业培训共计人。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际,珠海市人社局将继续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工作,推动各项脱贫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就业扶贫
云南大山里飞出“金凤凰”
回想起在德国一个多月的学习时光,熊军贵至今仍然觉得难以置信:“如果不是来到珠海,如果我没有学习这门技能,如今的这些体验和成长,都无从谈起。”
熊军贵出生在云南怒江兰坪县一个贫困村中,一家四口人。父母务农、哥哥务工,供他念书。举全家之力供养的这位“准大学生”,却在高考前夕一次意外摔伤导致骨折,这对于学体育专业的熊军贵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升学无望、家境贫寒,让这位少年曾一度丧失生活的信心。幸运的是,在怒江当地人社部门和珠海市对口帮扶的人社部门共同努力下,熊军贵成功入读珠海市技师学院开设的“怒江班”,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学习深造。
三年制的专科培养,让他熟练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从各项专业和实操学习,到大大小小的竞赛训练,他凭借努力肯钻研的精神,屡屡获得肯定。
进入第三学年,熊军贵进入位于珠海保税区的东电化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进行就业前实习。“恰巧当时公司从国外引进了一条新的生产线,需要选派技术人员去国外学习。”而这朵“幸运之花”落在了熊军贵的身上。
从德国学习归来后,熊军贵成为生产线上的技术骨干,逐渐参与新员工技术培训。如今的他,早已褪去初出大山时的青涩,专业技术和工作上的收获让他对人生有了更坚定的希望,“我一定可以给我的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珠海上演。据统计,珠海市加足马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对接工作,今年累计转移怒江籍劳动力人到珠海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人,相当于年当年累计数的1.8倍。
与此同时,珠海市充分利用人社部门优势突出服务特色,为到达珠海的怒江籍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吃、住、岗前培训、组织活动等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怒江员工之家”接收安置怒江籍员工人,开展引导转移就业前培训人。
在就业帮扶下,越来越多的贫困劳动力在珠海“闯”出一片美好新生活。
技能脱贫
粤菜师傅成脱贫致富“加速器”
学一技之长,解脱贫之困。
李秀春的经历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风景秀美的云南怒江巴尼小镇,是当地有名的旅游镇,李秀春开的“粤菜馆”颇受当地游客喜爱,每年旅游季一到,店里的人气十分兴旺。
35岁的李秀春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外出做过女工、开过五金店,但都未能实现脱贫。一年多前,李秀春从当地人社部门得知,可以去珠海免费参加“粤菜师傅”培训,为了掌握一门做菜手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她立即报了名。
“在珠海培训的一个多月里,我很快就学会了做粤菜。”李秀春学得很认真,笔记本上记下了密密麻麻的粤菜烹饪要领。
回到怒江后,看到镇上来来往往的游客越来越多,她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决定在镇上开一家粤菜馆,把自己最拿手的广式蒸鱼、白切鸡、杂鱼豆腐汤这些粤菜,做成店里的招牌菜。“很多游客都喜欢我做的菜。”李秀春说,店里生意越来越好,夫妻俩齐上阵,还雇了几个员工在店里工作。
今年,在珠海新一期的“粤菜师傅”之广式厨点培训(怒江)班再次开班。李秀春看到群里新学员的照片,由衷地感叹道:“真的感觉自己很幸运,‘粤菜师傅’培训让我拥有一门新技能,让我们全家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近年来,珠海市人社系统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让更多贫困劳动力掌握一门技能,实现全家脱贫致富。
据统计,自年以来,珠海市技工院校招收对口帮扶怒江州学生共计人;对接扶贫地区开展免费技能培训,针对参加技能培训同时有在珠海就业愿意的建档立卡户,开办定向粤菜师傅之广式厨点制作培训班、母婴护理师培训技能培训班;年至今全市开展对口怒江州技能和创业培训共计人。
在技能脱贫下,众多贫困劳动力脱贫更扶志,在自强不息的奋进中拥有更广阔的人生道路。
智力扶贫
人才下乡为贫困村带去“新技术”
人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中坚力量。脱贫的关键不是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解决思想上的落后,解决智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难题。只有让贫困户学习新理念、使用新技术,才能让他们拥有积极向上、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前不久,珠海市人社局组织开展了“珠海英才服务基层行——走进信宜贵子镇”活动,以贵子镇实际需求为导向,从全市农业、医疗、法律等领域选派了1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博士后以及种植养殖专技人才,带着新思想、新科技、新技能,在市人社局扶贫对口单位茂名信宜市贵子镇开展智力帮扶活动。
信宜市贵子镇位于信宜市最北部山区,主要种植水稻、百香果、砂糖桔和养殖蜜蜂、土猪、家鸡等。产业是脱贫攻坚的牛鼻子,发展适宜农村发展的特色产业是帮扶贫困村的关键一招。
珠海选派的5名种养专家分别去往信宜贵子镇贵龙村、云世村考察当地走地鸡养殖、传统养蜂业、百香果种植业等产业项目,并结合当地种养环境给出技术指导和有关建议。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永呈园艺公司厂长夏国建考察贵子镇贵龙村种植情况后,以捐赠凤梨种苗、传授技术、兜底包销等方式,为当地村民带去种植新思路。
农村医疗力量薄弱,留守老人老年病情况复杂。心脑血管疾病是典型的“老年病”。活动当天,医疗组专家一行4人,分别前往贵子镇两个村落开展走村入户义诊。曾在美国哈佛医院做博士后研究,在脑卒中领域拥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刘羽博士,是珠海引进的高端人才。
借助刘羽博士的专业经验,众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村民知晓如何正确用药,在他手把手教授下,患者家属快速掌握复健训练的科学要领。村民们听到这些既通俗易懂又准确的医疗建议,纷纷称赞这位珠海来的“白大褂”。
在常态化开展智力帮扶下,珠海越来越多的新理念、新技术将会走进大山,为当地贫困村的发展带来新力量。
撰文:黄鹤林摄影:关铭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