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慕名来到湘西的凤凰古城。这时已近傍晚,古城的灯逐渐亮了起来,渐渐地,璀璨的灯光吞噬了傍晚最后的霞光,变得一片灯火辉煌,犹如热闹而梦幻的宫一般。
行走在古老的青石路上,感受着古城的热闹繁华。沱江两岸,是一片金碧辉煌的吊脚楼。据说这些吊脚楼是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在璀璨的灯光下,依然可见它的飞檐翘角,古香古色。近年来,由于旅游市场的火爆,这些吊脚楼全部改成了商铺和民宿。小贩的叫卖声,游客的吵闹声,酒吧的歌声,充斥着古城的夜晚。沱江里,游船往来,金波荡漾,载满了游客的欢笑与惬意。不知何时,身边走来几个身穿苗服、戴银饰的苗族姑娘,她们化着淡妆,亭亭玉立,笑靥动人,最有趣的是,那头上的银饰叮咚作响,为古城增添了几分美丽而古朴的气质。
第二天清晨,我来到沱江,去寻找沈从文笔下《边城》描绘的意境。古城从睡梦中醒来,四周的群山温柔地环抱着沱江。晨曦中,吊脚楼依稀可见,不再有夜晚的灯火辉煌,犹如卸下浓妆的女子,显示出几分纯洁与素雅之美。沱江哗哗地流着,清澈见底,可见有斑纹的石头。小说《边城》里面的小木船,变成了今天的商业船,江边不见靠摆渡为生的老船公,也不见像翠翠一样纯情的苗家少女。沱江边,却多了来游玩的俊男美女,他们有的拍照留念,有的驻足凝视沱江,像在寻梦。《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讲述了船家少女翠翠和傩送纯洁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其语言有诗一般的意境,又有画一般的质感,简洁清新,还夹杂着湘西口语,极富特色。《边城》是沈从文美丽而略带伤感的乡愁,是他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今天的凤凰古城尽管比较商业化,但依然阻挡不了游客对它的神驰和向往。首先它离著名的旅游景点张家界仅有多公里,游客们饱览了张家界的“三千奇峰,秀水八百"之后,便会想到来凤凰古城走一走。确切地说,古城算不上有多美,但只要细细品味,它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古老的城墙,经过岁月洗礼的青石板路,那颇有湘西建筑特色的吊脚楼,与沈从文小说《边城》塑造的意境,浑然一体,那是一种穿越时空的自然古朴美。游客们有的是来看凤凰古城梦幻般的夜景,有的是来体会一下湘西的风土人情,但更多的是来古城享受那份慢节奏的悠闲,或寻找心灵的某种寄托与慰藉。
凤凰古城虽然小,但它却人杰地灵,雄才辈出。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慈善家熊希龄,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湘西王”陈渠珍,天才画家黄永玉等。民国时期,凤凰还出了中将7名,少将27名。这些名人的故事,为古城增添了一些神秘与传奇色彩,成为当地人与游客茶余饭后的佳话。
有一句宣传语叫做:“为了您,凤凰古城等了上千年。"凤凰古城之美,不仅在扑朔迷离的夜景,更在于它的历史文化底蕴。就像一壶绿茶,需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