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这句话大概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不同,我们所愿如何大概与我们整个人生的心情状态也是一致的。
有人渴望长生不老,有人渴望离开人世;有人希望拼搏放飞,有人愿归隐田园。
然很多时候,我们心中所愿,皆与现实相反。今朝大家共聚一堂,贺党百年周岁。
有一位老人,年的时候去世了,而她享年岁。她比党的年龄还要大,经历了三朝的风风雨雨,见证了祖国由衰弱到强盛。
她也看尽了一段历史,那段悲惨、风雨飘摇的历史。她就是湖南省的寿星田龙玉老人。
01出生于清朝,婚姻美满
田龙玉是土家族人,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官庄乡新民村。她出生的时候,恰逢清政府执政。
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大家也能明白清朝的时候,医疗落后、经济衰弱,就像现在一个简单的水痘,在当时都是要人命的天花。可想而知田龙玉老人,这个寿星是有多么地不容易。
艰苦岁月磨砺坚韧心魄。田龙玉出身贫寒,从小便通过各种劳动手段减轻家里的负担。
而那个年代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自由恋爱,在田龙玉未成年时便被家里通过包办婚姻嫁给了一个素未蒙面的男子。封建的礼教,她无法摆脱。
也许人有所命,有些人注定幸福。田龙玉所嫁之人,老实忠诚,婚后二人的日子相敬如宾,男耕女织,幸福美满。
很多人都盼望有一份美满的爱情,可以与相爱之人“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田龙玉与她的丈夫做到了如此,但却又并未走到最终。
二人婚后生活幸福美满,也就盼望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岁月有情,时光不老。上天垂怜二人终得一子。孩子到来,给这个温馨的小家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然而中国有句古话叫乐极生悲,大概田龙玉的一生也真应了这句话。
02接连失子,余生痛苦
田龙玉的第一个孩子在五岁那年得了顽疾,撒手人世。这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件事给了田龙玉深沉的打击。
所幸命运眷顾,田龙玉又一次怀孕了。这个新的小生命又给田龙玉带来了希望,也同时给这个家带来了希望。
而随着这个孩子的到来,田龙玉也生了更多的孩子。田龙玉和她的丈夫共生了13个孩子。然而医疗受限,经济不佳,13个孩子相继夭折,最大的也不过18,这无疑是对田龙玉身心的巨大打击。
得失二字大概就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吧。享受着年华岁月,却要忍受着骨肉死别。
13次的离别,13次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给了田龙玉无止境的冲击,这也使她一度陷入了失子之痛中。
所幸田龙玉所嫁的是良人。田龙玉深陷失去子女的哀痛之中,是她的丈夫不离不弃,忠诚守护,通过开导陪伴,使她重新对生命充满希望。
然命运似乎总不想放过这位可怜的女人。田龙玉的丈夫因为早年勤于干活,落下一身病痛,于年离田龙玉而去。
此时的田龙玉已经80岁高龄了,也算是与丈夫白头偕老了。但田龙玉所在乎之人,皆纷纷离她而去,这大概是人生的悲痛。
03看尽历史风雨,离去安然宁静
田龙玉可谓是一位奇人,出生于医疗落后、经济衰退的清朝,生活于动荡的年代。那个时候的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压,而田龙玉在这样的环境下活到了年,这真可谓是一个奇迹。
而且在田龙玉老人岁的时候,她的白发里竟还有一些乌黑的头发,甚至于连老年斑都没有,这大概是上帝的偏爱吧。
我想长寿大概也与其强健的体魄有关,年迈百岁的她,经常外出走动,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在田龙玉老人岁的时候,被她的外孙女接到了县城居住,而且孙子孙女还经常来看望她。这大概就是人生的幸福,承欢膝下。这也算是给田龙玉老人孤苦的余生以最大的宽慰。
年,田龙玉老人应邀担任健康长寿形象大使。而后很多记者采访,其中有人问及老人余生的心愿,田龙玉老人说出她还未完成的心愿,便是去韶山看看毛主席。
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田龙玉老人和毛主席是同年出生,而且田龙玉老人这个时候,还非常清楚地知道她比毛主席大六个月。
田龙玉老人可谓是看遍了历史的风雨,经历了三个世纪,见证了我们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而奋起反抗的一个征程。而毛主席就是那个带领她走向幸福生活的伟人。
这年的历史,是中国一个命运改革的历史,也伴随着田龙玉的成长,可谓田龙玉和祖国共同成长。
田龙玉与命运拼搏,永不低头坚强的生活,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中华民族的子民就是如此,从不屈服于命运。
我们敢于战胜困难,敢于无畏奋战。祖国能有今日,离不开所有为了中国而奋战的勇士们!
田龙玉坚韧的心性,令我们敬佩。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国门被破,民族被辱,子女相继离世,她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值得我们学习。而她的长寿也获选了湖南省十大寿星。
没有一帆风顺的生活,没有永远地得。我们要有坚韧的内心,去迎接未知的挑战。
年9月28日凌晨,田龙玉老人去世了,走得安然宁静。大概这茫茫红尘,已无她所在乎之人。她终于能去找她所爱之人了,终于和他们团聚了。驾鹤西去,对她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在此,我们也愿田龙玉老人一路好走。
04结语
人生即是如此。我们要得到什么,就注定要失去什么。就如田龙玉老人,她得到了百年大寿,看遍了百年征程岁月,但她却要亲眼目睹亲人离去。一次一次的伤心,自己老年孤苦。
民族的耻辱、子女的离世。一个个深痛的打击摧残着这个可怜的女人。但她从来没有放弃,依旧在不断地乐观面对生活,这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愿我辈之少年也能如此。迎难而上,永远以乐观的心态去对待明天。